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无人机技术革新:龙江森工构建森林防火新防线

时间:2025-10-23 11:11:36 来源:环球网资讯 作者:环球网资讯

来源:工人日报

近年来,龙江森工集团在森林防火领域掀起了一场科技革命。通过组建23支专业化无人机中队,配备固定翼、大中小型旋翼机共366架,并在防火防汛重点区域建设28处无人机机场,实现了无人机的全天候自主作业。这一创新举措构建起"高低搭配、远近结合"的立体化空中巡查体系,为森林资源安全筑牢了科技屏障。


据集团森林防火部技术人员介绍,该系统采用"双机型协同"模式:固定翼无人机凭借8小时以上的长航时能力,可对百万亩林区进行跨区域巡航监测;中小型旋翼机则以灵活机动优势,对重点区域实施厘米级精度侦察,实时回传4K高清图像。更值得关注的是,无人值守机场已实现起飞、巡航、充电、数据传输全流程自动化,在预设航线执行常态化巡查任务,火情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



在具体应用层面,各林业局公司因地制宜创新实践。绥阳局公司自秋季防火期启动无人机常态化巡护,通过热成像技术实现重点区域24小时远程监控,成功将异常烟点发现时间提前至30分钟内。东方红局公司则建立"理论+实操"双轨培训体系,通过模拟飞行舱开展起飞降落、应急避障等12项科目训练,培养出首批持证无人机飞手团队。

通北局公司的创新实践更具代表性。其构建的"空中编队-地面哨塔-检查站"三级联动体系,通过8机编队巡查实现林区动态实时回传,配合14座智能瞭望塔和8个防火检查站,形成覆盖50万公顷林区的立体监测网。据指挥中心数据显示,该系统使巡查效率提升400%,单日最大监测面积突破2万公顷。

"传统巡护方式需要3天完成的工作,现在无人机2小时即可完成全覆盖扫描。"通北局技术人员展示的对比数据令人震撼:过去巡护员日均徒步15公里,如今无人机单日航程可达300公里,且能精准定位0.5平方米级的异常热源。这种效率跃升,源于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仪和AI图像识别系统的双重加持。

面向未来,龙江森工集团正规划建设全国林业系统最大规模无人机管护群。除持续强化防火监测外,还将试点重载无人机在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追踪、应急物资投送等场景的应用。通过5G专网、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最终构建起"空天地人"四位一体的智慧林业管理体系,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更强科技支撑。(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世光 通讯员 刘贺 实习生 杜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