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人形机器人价格战打响:万元级新品引发行业震动

时间:2025-10-23 12:02:26 来源:态℃ 作者:态℃

出品 | 网易科技《态度》栏目

作者 | 御柳

编辑 | 定西

当人形机器人还在寻找商业化落地场景时,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已悄然打响。10月22日,松延动力突然宣布推出全球首款万元内高性能人形机器人——小布米(Bumi),定价9998元,瞬间引爆行业热议。这款能跑能跳的机器人不仅刷新了价格底线,更让消费者惊呼:人形机器人价格已低于iPhone旗舰机型。

行业对此反应两极分化:有人赞叹这是普及智能机器人的里程碑,也有人质疑万元价格不过是个"会动的玩具"。更戏剧性的是,松延动力的突然官宣打乱了竞争对手加速进化的发布节奏——后者原定于10月24日推出2.99万元新品,却在发布前两日遭遇"截胡"。

万元机器人时代突袭:技术突破还是营销噱头?

从官方宣传视频可见,小布米机身小巧,成年女性可轻松抱起,具备跑步、舞蹈等基础运动能力。这款产品直接将人形机器人价格从3个月前的3.99万元(宇树科技Unitree R1)拉低至万元以内,降幅超过75%。松延动力此举被戏称为"机器人行业价格屠夫",但量产能力、技术成熟度等质疑随之而来。

回顾今年7月,宇树科技推出的Unitree R1曾以3.99万元售价震动市场。该机型配备26个关节、25Kg超轻量机身,集成多模态大模型,被视为打开消费级市场的钥匙。然而仅过三个月,松延动力便以更低价格打破平衡,引发行业对技术路线与商业逻辑的深度讨论。

价格战背后:商业化困局与技术博弈

尽管价格持续下探,但人形机器人仍面临两大核心挑战:技术成熟度与落地场景缺失。智平方CEO郭彦东指出,当前行业应优先解决"好用"问题而非单纯追求低价,否则将损害研发创新动力。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则认为,扩大出货量是构建生态的关键,价格下探能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二次开发。

市场反馈呈现明显分化。部分消费者对万元级机器人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这是智能设备普及的契机;但专业人士担忧,低价竞争可能导致企业压缩研发成本,影响产品性能与长期发展。网友评论中,"大号玩具"、"量产存疑"等质疑声不断,折射出市场对技术可靠性的普遍担忧。

这场价格战暴露出行业深层矛盾:在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商业化路径不清晰的背景下,企业选择以价格换市场是否明智?有分析师指出,机器人行业的最终竞争将取决于核心技术突破与生态价值重构,低价策略虽能短期吸引眼球,但长期发展仍需回归产品本质。

随着加速进化2.99万元新品的即将发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价格战或将持续升级。这场竞争究竟会推动行业技术跃迁,还是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市场正在等待第一个能证明"便宜也能有好货"的破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