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数月开发者版本内测后,10月22日下午,华为正式发布HarmonyOS 6操作系统。作为鸿蒙生态AI能力的全面落地版本,该系统通过智能体框架重构人机交互方式,标志着鸿蒙从“可用”向“好用”的关键跨越。

华为宣布首批80余款鸿蒙应用智能体已登陆小艺智能体广场,覆盖教育医疗、娱乐互动、生活服务等核心场景。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完成旅行规划、值机选座、外卖点餐等操作,例如一句“帮我订周六晚的川菜外卖”即可触发从餐厅推荐到支付的全流程服务。
数据显示,搭载HarmonyOS 5的设备已突破2300万台,创下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发展速度纪录。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透露,系统从0到1000万部仅用8个月,再突破2000万部仅耗时2个月,技术自主性与市场渗透率实现双重突破。

从“能用”到“好用”的进化路径
相较于前代系统重构,HarmonyOS 6采用全新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通过四大核心能力打造沉浸式智能体验:
以医疗场景为例,用户询问“血压波动该挂什么科”时,小艺可联动支付宝健康管家推荐科室、医生,并完成挂号流程。这种“服务找人”模式使操作成本降低60%,重新定义了智能设备的服务边界。

华为向开发者开放4种开发模式、50+开发组件、10个AI领域Kit及240+标准意图,显著降低智能体开发成本。目前已有“麦宝追星助手”“携程AI行程助手”等80余款应用上线,覆盖金融、出行、购物等12大领域。
系统层面,天气、备忘录等原生应用实现AI原生化,支持自动整理、图像修复等功能。值得关注的是,小艺年底将支持闽南话、上海话等16种方言交互,使AI服务更具人文温度。
基于方舟引擎优化,HarmonyOS 6在多设备上实现15%性能提升,续航延长超35分钟。应用启动速度达到“秒启秒开”级别,余承东表示:“从鸿蒙4升级到6,流畅度提升40%,如同更换新机。”
跨生态互联方面,系统首次实现与苹果设备的无流量互传,近场数据传输无需依赖第三方应用,标志着华为在生态兼容性上取得突破。

头部应用集体适配:生态建设进入收获期
面对移动操作系统生态固化的挑战,华为六年投入超万名研发人员,累计研发费用达数百亿,代码量突破1.3亿行。当前生态建设已现成效: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鸿蒙系统已连续六个季度稳居中国第二大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余承东展望:“未来全中国乃至全球终端都将运行鸿蒙,三分天下必有其一。”

编辑 | 蒙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