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6日讯(记者 胡皓琼)“‘反内卷’调价简直是我们的救命稻草,省区通知当晚,我激动得一宿没睡。截至目前我们网点涨价成功率达到了100%,今年双十一单票利润不少来自此。同时双十一单量增多,使得总利润也可观。”上海某快递网点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透露,此次价格调整为网点运营注入新活力。
随着双十一第一波快递高峰收尾,财联社记者走访上海多家快递转运中心与网点发现,“反内卷”调价对基层网点影响显著。业内人士指出,调价有效剔除了部分微利客户,帮助网点摆脱价格战泥潭,利润空间提升也增强了全链条稳定性。
货量结构升级:高价值商品占比提升
与往年集中爆发不同,今年双十一战线拉长,京东、抖音于10月9日提前开启促销。上海中通松江五部网点负责人阮贵玉表示:“京东、抖音的提前抢跑使货量分布更均衡,但淘宝带来的货量峰值仍最突出。”圆通速递上海集运中心数据显示,双十一首波货量同比增长10%-20%,京东与抖音“抢跑”波次货量增幅约5%-7%。申通快递则宣布,上海地区首波货量突破1亿件,预估准确率达95%-98%。

申通金山亭林网点操作场地(财联社记者 摄)
从货物种类看,中通网点以美妆品为主,圆通集运中心日用品占比达20%-30%,申通转运中心品牌类客户与日化快消品增幅显著。极兔速递相关负责人指出:“消费升级推动高客单价商品需求增长,这类客户更看重物流服务质量而非价格。”以美妆品牌林清轩为例,其上海仓90%货量由中通承运,正是看中其服务稳定性。
服务提质:云仓布局成竞争新焦点
为应对直播电商带来的履约挑战,快递企业加速云仓建设。极兔云仓通过“预打包”策略,提前分析客户销售数据与主播粉丝量,在双十一开售时实现“秒贴单、秒发出”,大幅缩短消费者等待时间。这种模式不仅平滑了生产波峰,还减少了高峰期临时人力依赖。

极兔云仓(受访者供图)
申通上海转运中心新增云仓后,双十一首波货量快速消化。阮贵玉透露,其网点搬迁至普洛斯物流园后,通过云仓布局将物流时效缩短6-12小时,吸引了不少品牌商家。他强调:“货物提前入仓缓解了运力压力,这是服务升级的关键。”
产能扩张与成本优化:自动化设备升级
面对持续增长的需求,快递企业同步推进产能扩张与成本优化。圆通上海集运中心10月21日完成设备升级,新增无人供件设备每小时处理4万票,供件设备产能提升至4.2万票/小时。通过数字孪生系统,中心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
申通上海产能增加15%,达80万件,主要更新末端单件分离设备与窄带系统。极兔速递则在双十一前完成57个转运中心与1000余个网点的自动化改造,投入超700套设备,分拣效率显著提升。

上海中通快递松江五部网点(受访者供图)
“集运中心成本优化会反馈至网点端,形成双向赋能。”圆通集运中心副部长亓景松表示。中通松江五部网点通过搬迁扩大产能,单日业务量从1-2万票跃升至23万票,单票成本因规模效应显著下降。
行业转型:从“拼量”到“拼价值”
申通快递负责人指出,未来竞争将聚焦“稳定性、智能化、服务体验与网络健康度”。数据显示,9月“二通一达”单票价格均回升至2元以上,申通以2.12元领涨,同比增幅达4.95%。这一转变标志着快递业正从低价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