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通报,编号为3I/ATLAS的星际彗星于10月30日成功飞掠近日点,目前正以安全轨迹远离太阳系,不会对地球构成任何威胁。这是人类观测史上第三个被确认的星际天体,其发现过程与特征研究引发全球天文学界关注。
星际访客的轨道特征
根据NASA公布的数据,3I/ATLAS近日点距离太阳约1.4个天文单位(约2.1亿公里),位于火星轨道内侧。该天体与地球的最近距离达到1.8个天文单位(约2.7亿公里),相当于地球与火星平均距离的1.2倍。这种轨道参数表明其属于典型的星际穿越天体,而非太阳系内常规彗星。
发现与分类过程
2023年7月1日,由NASA资助的智利「小行星撞击地球最后警报系统」(ATLAS)巡天望远镜首次捕捉到该天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在接收观测数据后,通过光谱分析确认其具有冰质彗核与彗发结构——这是彗星的典型特征,从而将其归类为彗星而非小行星。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后续观测显示,该彗星核心直径介于440米至5.6公里之间,具体尺寸仍需进一步观测确认。
星际天体研究意义
作为继奥陌陌(1I/ʻOumuamua)和鲍里索夫彗星(2I/Borisov)之后第三个被确认的星际天体,3I/ATLAS的发现为研究太阳系外天体形成机制提供了珍贵样本。其冰质成分与轨道特征,或将帮助科学家揭示银河系内行星系统演化的共性规律。NASA表示将持续跟踪该天体,直至其完全脱离太阳系引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