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余婷婷
理想汽车再次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
日前,有报道称,理想汽车于11月11日在内部发布公告,宣布多项组织和人事调整:组织与财经群组下辖的一层组织——“组织部”与“人力资源”整合为“人力资源”,并入产品与战略群组;组织与财经群组更名为CFO职能群组;任命杨海山担任新成立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向CEO李想汇报。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接近理想汽车的知情人士处确认了该消息的真实性。
公开资料显示,杨海山是理想元老级员工,自2016年10月起担任理想汽车售后总监,全面负责理想汽车售后系统搭建等工作,此前曾供职于应用材料中国、华晨宝马等公司。对于杨海山担任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一位理想汽车的员工表示,重启内部老员工对整体信心和能力构建都有利。“由李想直接管理人力资源部门,好处是流程得到简化的同时审批可以更快。”该员工表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值得一提的是,就组织架构的建设而言,与前两次创业不同,李想在创办理想汽车时,就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向了这方面,并深入拆解了阿里巴巴、华为、谷歌等巨头的经营之道。
彼时的李想认为,理想汽车需要用组织升级实现千亿元收入规模的突破,并向万亿元收入规模发起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矩阵型组织的管理模式是李想摸索出的最适合理想汽车当前发展的模式。2022年底,李想宣布公司全面向华为学习,向矩阵型组织架构升级。
不过,随着企业及行业的变化和发展,理想汽车的组织架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有分析称,在面向AI(人工智能)的组织建设方面,学习华为的一些流程不再适用当下的环境。
事实上,除此次调整之外,理想汽车今年以来已经进行了多次组织架构的调整。3月份,其销售与服务群组进行了一次大型变革调整,该群组包含零售、售后服务、充电、质量运营、海外业务等,向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汇报。在零售侧,理想汽车内部推行“战区制”。
6月底,理想汽车发布全新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原“研发与供应群组”和“销售与服务群组”整合并入新成立的“智能汽车群组”,对理想汽车智能汽车业务的战略到经营闭环负责;总裁马东辉将担任智能汽车群组负责人,向李想汇报。
8月,理想宣布调整销售与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此前施行的“五大战区”制被撤销,合并成“销售”部,原中区负责人韩希任销售部负责人,管理一线销售。与此同时,新增“销售运营”和“市场营销”两个部门。
9月,理想汽车对自动驾驶部门的组织架构进行了重新梳理。在本次调整中,理想汽车拆分了原来的三个二级部门:将模型算法团队拆分为基础模型、VLA模型、模型工程三个部门;将量产研发团队拆分为量产交付、软件研发、主动安全三个部门;将数据闭环团队拆分为数据平台、数据标注两个部门。另外两个二级部门——规划管理和AI评测运营继续保留。
“更快的出牌速度和更高的出牌质量,背后是理想的体系化能力在支撑。我们将整个智驾团队重组为11个扁平化的二级部门,让信息传递和决策更高效。同时,我们取消了大规模封闭研发模式,转向各部门发挥专业能力的常态化高效协作,这是强大的组织能力的体现。”理想汽车产品部高级副总裁范皓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悉,理想汽车当前的愿景已经改为了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终端企业,而为配合企业沿这一路径演进,组织架构的迭代预计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