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彭博社9月26日文章,原题:中国科技企业表明不需要英伟达芯片也能蓬勃发展
大家好,我现在身处合肥——这座位于上海以西、知名度相对较低的城市。然而,在科技领域,合肥正悄然发生着变革。当地科技企业正逐步告别英伟达产品,转而与华为等国内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近日,我参加了由政府组织的活动,实地走访了长江流域的企业,深刻感受到了这一变革的脉动。长江,这条流经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巨龙,其中就包括省会城市为合肥的安徽省,对中国经济的贡献高达45%,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拥有1000万常住人口的合肥,其城市发展模式让我想起了美国东海岸的纽约和波士顿等多个沿岸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它们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长江流域,同样以惊人的经济贡献,展现着其在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地位。
合肥不仅经济活跃,还拥有自己的“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是在这座从上海乘高铁最快两小时即可到达的城市,我有机会参观了科大讯飞——这家最令人感兴趣的中国科技企业之一。早在2019年,科大讯飞就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但这并未阻挡其前进的步伐。
科大讯飞在其语音识别软件中广泛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并成功创建了据称与DeepSeek和OpenAI产品不相上下的大语言模型。在全球AI革命如火如荼之际,英伟达的芯片为众多地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然而,科大讯飞尽管无法使用来自英伟达等美企的关键零部件,却依然凭借自身实力,在AI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科大讯飞的选择是转向华为昇腾芯片。这一转变不仅为同样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华为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客户,也使得科大讯飞愿意成为华为最先进芯片产品的测试合作伙伴。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遏制企图,反而促使中国科技巨头更加坚定地摆脱对美国芯片的依赖。
阿里巴巴、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都在积极开辟自己的道路。华为最近公布的愿景,更是旨在削弱英伟达在AI领域的主导地位。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翻译软件负责人坦言,尽管美国制裁对该公司构成了挑战,但通过与华为等中国企业的深度合作,该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些障碍。
“我们通过与华为等中国企业的合作克服了困难。”这位负责人表示。尽管华为昇腾芯片的算力与英伟达顶级产品相比仍有差距,但中国科技企业愿意接受这种现实,以进一步降低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华为正尝试实施事半功倍的策略,通过提升系统设计和互联技术,来开发将其AI芯片组合成更大集群的系统。这种方法有助于华为在更大程度上利用芯片功能,实现性能的最优化。
更重要的是,这些努力标志着中国企业开发本土替代产品、实现人工智能自立自强的行动取得了最新进展。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科技企业的这一转变,无疑为世界科技格局带来了新的变数。(作者Allen Wan,丁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