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月14日讯(编辑 宋子乔)近日,富士康在其官网正式宣布,将与全球AI计算领域领军企业英伟达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800伏直流(800V DC)高压架构在AI数据中心领域的落地应用。这一创新架构将率先在高雄K-1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项目中实施,该项目不仅作为技术展示平台,更将全方位展现富士康在AI服务器、数据中心运营及可再生能源整合方面的综合实力。

800V直流架构,作为一种专为数据中心电源系统设计的高压直流解决方案,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满足高密度AI工作负载的严苛需求。据富士康介绍,该架构采用模块化与可扩展设计,能够显著降低电流传输过程中的电阻损耗,从而减少铜导体的使用量,并简化电力分配系统的空间布局。同时,该架构还大幅提升了能源转换效率,有效降低了数据中心的总体用电成本。更为重要的是,800V直流架构支持英伟达未来多代GPU平台,为AI服务器与数据中心提供了高效、可靠且可持续的电力基础,充分满足了下一阶段AI运算的庞大需求。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智算性能成为关键。AI工作负载需要将GPU尽可能密集地部署,形成超万颗及以上的超大智算集群。这种部署方式在较小空间内产生的功率高达10-100+MW,对当前数据中心的供配电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重构数据中心供配电体系成为必然趋势。智算中心超高密机柜供配电系统与通算数据中心的关键区别在于超大功率传输、动态冲击等问题,这要求电源系统必须具备更高电压制式、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以及抑制动态冲击保护等关键能力。
面对这一挑战,英伟达正积极加快营造高压直流电源生态。今年5月,英伟达宣布将从2027年起推动数据中心电力基础设施向800V高压直流(HVDC)过渡,目标直指支持1MW及以上功率密度的IT机架。在技术合作方面,英伟达与纳微半导体携手,共同开发基于GaN(氮化镓)及SiC(碳化硅)的800V HVDC电源架构,并率先将其应用于下一代AI数据中心与Rubin Ultra计算平台。在供应链协同方面,英伟达与英飞凌(SiC器件)、台达(电源系统)、维谛技术(直流母线槽)等全球知名厂商展开深度合作,确保核心组件的稳定供应与技术兼容。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英伟达数据中心电气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合作伙伴包括:
• 芯片提供商:Infineon(英飞凌)、MPS(芯源)、TI(德仪)、ST(意法)、ROHM(罗姆)、Navitas(纳微);
• 电源系统组件:Delta(台达)、Flex Power(伟创力)、Lead Wealth(领裕/比亚迪)、LiteOn(光宝)、Megmeet(麦格米特);
• 数据中心电力系统:伊顿(Eaton)、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维谛技术(Vertiv)。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企业同样有望在这一架构落地过程中受益。此前,英伟达官网更新了800V直流电源架构(800V DC)合作商名录,国内GaN芯片龙头英诺赛科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厂商,这无疑为国内企业在高压直流电源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目前,国内主流的数据中心电源方案仍为240V/336V HVDC,而海外800V升级方案尚处于验证阶段。据民生证券不完全统计,A股公司中,中恒电气在互动易中表示,公司正积极推动在800V领域的试点应用;科华数据在投关平台上答复称,已形成面向高功率、高密机柜的800VDC产品解决方案,并在官方公众号中公布了其已经交付了1000台和腾讯联合开发的弹性直流一体柜;麦格米特在最新一期半年报中提出,在服务器电源领域已推出PowerShelf、BBUShelf、Power Capacitor Shelf、800V/570kW Side Rack等一系列创新产品。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中国企业在供电变革中可能迎来不错的机遇。随着HVDC的大规模应用,海外传统柜外供电厂商(如伊顿、维谛、施耐德)将面临格局重塑的风险。由于研发周期较长,这些厂商可能会寻求与中国企业进行代工或合作开发产品。中国公司过去积累的电力电子技术、快速响应能力和优质工程师团队将成为关键优势,有望通过代工OEM等方式进入海外体系,并获得优异回报。
该机构建议关注以下企业:1)HVDC领域:科华数据、麦格米特、科士达、阳光电源、中恒电气、盛弘股份、禾望电气;2)配套领域:蔚蓝锂芯、思源电气、江海股份、金盘科技、伊戈尔、四方股份。
兴业证券也表示,在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海外电网保供能力显得捉襟见肘,现场电源的应用必要性显著提升。新能源在数据中心中的广泛应用,有望推动HVDC渗透率的提升和电能质量设备应用的增加,为数据中心电源系统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