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赵博渊

成都高新区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区提供
近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科技厅)联合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诸葛空间”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示范区建设绘制了清晰的“施工图”。作为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载体,“诸葛空间”在2025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上正式揭牌,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园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根据《工作方案》,“诸葛空间”将围绕“科技兴产、算力引产、场景育产、生态强产”四大路径展开建设,目标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自主可控技术策源地、多元异构算力集聚区、标杆场景应用示范区及产业生态试验田。园区聚焦大模型研发、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三大核心领域,同步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生态孵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作为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承载地,“诸葛空间”采用省、市、区三级共建模式,是全省首批4个“样板”特色产业园之一。园区创新提出“楼上研发室,楼下试验场”的空间布局理念,通过物理空间集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构建“上下楼即上下游”的集成创新生态,加速技术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诸葛空间”以“技术策源地、算力强磁场、场景试验田、生态聚合器”为定位,旨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目前,该区域已聚集超600家人工智能企业,111个算法通过深度合成算法备案,7款大模型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产业生态初具规模。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成都高新区于2025年3月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技术研发、场景开放、算力补贴、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政策支持,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技术、拓展应用场景。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战略,通过特色立园、企业满园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融合发展,为全省、全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提供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