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新能源领域迎来重大技术突破。据央视新闻报道,科研团队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核心技术难题,推动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此前100公斤电池组仅能支持500公里续航里程,而新技术有望突破1000公里续航天花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指出,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性能储能技术,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核心优势,正加速从实验室研发向产业化落地转型。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需求持续升级以及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已进入商业化应用的关键窗口期。
开源证券进一步预测,当前固态电池技术正从实验室验证迈向量产准备阶段。预计2025年底将启动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实现普遍装车应用。值得关注的是,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AI算力等新兴应用场景的爆发,正在为固态电池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技术产业化进程有望显著提速。
据财联社主题库数据显示,多家上市公司已提前布局固态电池赛道:
璞泰来(603659.SH)持续加大固态电池前段、中段工艺设备的研发投入,目前已形成覆盖多业务环节的技术储备体系,为后续量产提供设备保障。
当升科技(300073.SZ)在固态锂电材料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其半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批量供应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辉能科技、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国内外主流厂商,产品成功应用于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及人形机器人等高端装备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