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快手高管离职潮:两年十余人变动背后的战略调整

时间:2025-10-17 11:10:43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中国企业家杂志



高管批量离职背后,快手资源重心正从技术投入向商业化加速聚拢。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

编辑|何伊凡 见习编辑|李原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成立14年的短视频巨头快手,正经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人事与战略变革。据《中国企业家》统计,自2023年10月宿华卸任董事长、程一笑接任以来,两年内已有超过十位副总裁级以上高管离职或卸任,涉及AI技术、电商、本地生活等核心业务板块。

2025年9月,快手可灵AI负责人张迪、高级副总裁笑古相继卸任。张迪转投B站担任技术条线负责人,笑古则转任公司业务顾问。这两起人事变动引发行业关注:张迪作为可灵AI从0到1的技术核心,其离职正值该业务成为快手技术新门面、用户数突破4500万之际;笑古卸任前,本地生活业务GMV同比增长达200%,新线城市增幅超220%。

可灵AI的命运转折颇具戏剧性。2025年4月30日,该事业部正式升级为一级业务部门,与主站、商业化、电商等并列。张迪在5月的公开活动中曾表示:“可灵AI的愿景是建设全球领先的AI视觉与表达平台,让每个人都能用AI讲好故事。”然而,其离职后,可灵版本迭代速度明显放缓,此前高频的更新节奏(如可灵2.0、灵动画布等)转为保守。


张迪 来源:中企图库

“张迪的离开有些突然,程一笑未通过全员信宣布其过往战绩,微妙之处不言而喻。”一位接近快手的消息人士透露。接任者盖坤虽为张迪上级,但已身兼可灵AI产品、运营、技术三大部门及社区科学线负责人,资源分配面临挑战。

笑古的职业生涯同样与快手关键转型绑定。2019年加入后,他主导电商从“头部主播依赖”向“内循环”广告模式转型;2022年转战本地生活领域,推动该业务升级为一级部门。然而,在业务增长高峰期,他突然卸任。这一变动与快手9月30日的组织架构调整密切相关:本地生活事业部更名为生活服务事业部,与线索广告业务整合,由熟悉线索广告的刘逍接管,向高级副总裁王剑伟汇报。

快手的人事震荡并非孤立事件。据统计,近两年离职的高管还包括原数据平台负责人董西成、磁力引擎副总裁袁帅、安全合规线负责人余海波等,其中多人在快手任职超5年。2025年6月,高级副总裁、研发线负责人于冰也转任技术顾问。

从技术驱动到商业化优先:快手的战略转向

快手的调整逻辑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2025年4月,字节跳动已将电商广告平台巨量千川、生活服务营销平台巨量本地推的人员从商业化部门转入业务团队,以提升流量分配效率。快手此番将本地生活与线索广告整合,交由刘逍统一管理,反映其对本地生活业务战略优先级的调整——尽管这是下半年互联网竞争最激烈的战场之一。

财报数据印证了这一转向。2021年至2024年,快手研发投入从150亿元降至122亿元,占营收比例从18.5%降至9.6%;员工总数从2.81万缩减至2.46万。与此同时,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高达30%,远超研发费用的9.7%。资本市场对盈利能力的压力,促使程一笑将商业化效率置于优先位置。

可灵AI成为快手新增长极的期待日益凸显。2025年第二季度,该业务收入超2.5亿元,用户数从2200万翻倍至4500万。管理层已将全年收入预期较年初目标翻倍,并追加推理算力投入。程一笑透露,可灵AI的主要付费用户为专业创作者,包括设计师、艺术家、电商从业者等,推理算力毛利率已转正。


来源:视觉中国

挑战与突围:快手的三大困境

尽管商业化进程加速,快手仍面临多重挑战。电商领域,头部主播辛巴2025年8月退网,其旗下辛选集团GMV曾占快手电商总额的25%左右,短期难以填补缺口。本地生活领域,美团、阿里、京东、抖音等巨头竞争激烈,快手缺乏差异化路径。AI业务上,可灵虽在评测中表现优异,但面临OpenAI Sora2、谷歌Veo3、字节即梦AI等海内外模型的竞争,视频生成速度曾遭用户吐槽。

监管压力进一步加剧。2025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快手旗下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立案调查,直指其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网信办约谈快手,因热搜榜单扎堆明星琐事类词条;广东省高院、重庆市高院分别就快手侵害《德云斗笑社》《长相思》著作权案作出终审判决,合计判赔8910万元。

为破局,快手在电商业务上加大产业带布局,计划在珠三角、长三角建设供应链基地,推出“商家合规码”制度;内容生态方面,调整推荐机制,提升“内容质量评分”权重,引入“人工+AI”双重审核;技术层面,推出“OneRec端到端生成式推荐大模型”,提升用户时长和留存率。

然而,在商业化效率与长期技术竞争力的平衡中,快手能否走出困局,仍需市场持续观察。新管理团队面临的不仅是业务增长的压力,更是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构建差异化优势的终极考验。


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