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联合发布精灵G2轮式机器人,年产能突破3000台

时间:2025-10-18 03:07:07 来源:财联社 作者: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0月17日讯(记者 王楚凡) 10月16日,智能制造领域迎来重要突破——均普智能(688306.SH)与智元机器人联合发布新一代轮式人形机器人“精灵G2”,并宣布将具身智能机器人年产能从原计划的1000台提升至3000台以上,标志着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此次合作不仅推出创新产品,更通过揭牌“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及“智元-均普智能联合实验室”,推动技术研发向产业生态共建的深度转型。双方以合资成立的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为载体,聚焦双足与轮式机器人研发,首期产线占地2000平方米,预计2025年7月正式投产。截至8月底,该产线已下线200台轮式及双足机器人,验证了技术落地的可行性。


技术融合:轮式机器人成工业场景优选
均胜集团副总裁、均普机器人研究院及普智机器人董事长周兴宥在发布会上指出,精灵G2是智元机器人与均普智能技术优势的深度融合产物。该机型结合了智元在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以及均普智能50余年智能制造经验,已实现工业级场景的落地应用。他特别强调:“在工业领域,轮式人形机器人因经济性、技术可达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更优,或成为比双足形态更务实的选择。”

这一观点也体现在研发重心调整上。周兴宥透露,公司已将资源从自研的贾维斯双足机器人转向与智元合作的G2轮式机型,进一步凸显对工业场景需求的精准把握。

产能扩张:3000台目标背后的市场信心
对于年产能突破3000台的目标,周兴宥表示,这是基于对精灵G2产品性能的充分信心,以及对工业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需求增长的预判。他同时坦言,当前制造演进仍处于“人机融合”阶段,距离“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终极目标仍有距离。若订单规模未达汽车、手机等行业水平,全自动化生产线的经济性将受限,因此“产线+人工”的混合模式仍是现阶段主流。

商业落地:亿元订单验证市场潜力
在商业化方面,普智未来机器人已取得显著进展:6月底斩获超2800万元人形机器人订单;承接均胜电子价值过亿元的采购合同并完成首批交付;获得龙旗科技近千台、总价值数亿元的精灵G2订单。这些数据不仅验证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产能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资本助力:11.61亿元募资加速技术突破
在G2发布前夕,均普智能于10月15日晚间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1.61亿元,其中5.51亿元将投入智能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重点突破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这一举措与半导体行业研究机构Yole Development的数据形成呼应——当前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国产化率虽已分别达30%、35%、25%,但高端部件如英伟达芯片仍依赖进口,凸显技术自主化的紧迫性。

行业展望:中国具身智能与世界水平差距缩小
周兴宥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及具身智能领域已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但高端部件的国产化仍是关键挑战。随着精灵G2的量产及产业生态的完善,中国工业机器人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