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安青
编辑 | 9527喵咕君
2025年腾讯V视界大会堪称国产剧领域的"神仙盛宴",各大影视公司纷纷亮出王牌项目,从《雪中悍刀行2》启动到杨紫新剧官宣,从《唐朝诡事录3》到《枭起青壤》,多部重量级作品引发全网热议。

这场行业盛会折射出国产剧市场的深刻变革:古装、现实、悬疑、谍战四大类型齐头并进,流量明星退居次位,内容质量、剧本深度、演员阵容、制作团队成为核心考量标准。观众审美升级倒逼行业转型,品质竞争时代已然来临。

在待播剧清单中,最引发行业震动的当属胡歌主演、陈道明监制的历史正剧《风禾尽起张居正》。这部作品不仅集结两位顶级艺术家,更标志着中国电视剧工业化进程迈入新阶段,其制作规格堪称当前国剧天花板。
史诗级制作班底曝光
该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的同名长篇小说,以明朝首辅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为主线,通过改革家在权力漩涡中的沉浮,展现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图谱。这种"文人剧"与"权谋剧"的融合创新,为历史正剧开辟新路径。

制作团队堪称"全明星阵容":胡歌时隔十年再度挑战古装权谋题材,这是继《琅琊榜》后其演艺生涯的重要转折点;陈道明不仅担任监制,更可能客串重要角色,与胡歌上演巅峰对决;导演汪俊凭借《如懿传》《玫瑰的故事》证明品质把控能力;编剧常江、李洁组合为剧本提供双重保障。

对于胡歌而言,张居正这个角色是其从"温润公子"向"政治家"转型的关键。角色需要的隐忍、清醒与带刺的温柔,恰与胡歌近年沉淀的气质高度契合。这个兼具文人风骨与权谋智慧的角色,或将为其演艺生涯再添一座里程碑。

70岁的陈道明此次转型幕后更具深意。作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他近年逐渐减少台前演出,转而通过监制身份推动行业升级。从《康熙王朝》到《庆余年》,其选剧标准始终坚守艺术底线,此次担任《张居正》监制,正是其"从演员到行业守望者"转型的重要实践。

陈道明曾多次强调:"文艺工作者的根基在人民,创作要回到人民中去。"这种艺术信仰贯穿其职业生涯,使其成为行业品质的代名词。此次监制《张居正》,他将通过剧本打磨、角色塑造、艺术把控等环节,确保作品既具历史厚重感,又富现代观赏性。

当"古装天花板"胡歌遇上"行业定海神针"陈道明,这场跨越代际的艺术对话本身就极具看点。前者代表新生代演员的成熟巅峰,后者象征老艺术家的职业信仰,这种组合或将重新定义历史正剧的创作标准。

陈道明的监制理念强调"引导而非控制",他将在剧本深度、表演层次、文化质感等维度进行精准把控。可以预见,《张居正》将突破传统古装剧的窠臼,打造出既有历史纵深感,又具现实关照度的精品力作。

双线布局彰显行业担当
除《张居正》外,陈道明同时监制谍战巨制《千里江山图》,形成"历史正剧+谍战大剧"的双线布局。该剧由汪俊执导,王倦、金海曙编剧,张若昀、刘诗诗等主演,讲述1933年上海特别行动小组的智斗故事。

这种布局策略体现陈道明的战略眼光:古装剧展现历史格局,谍战剧凸显智斗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张若昀与陈道明继《庆余年》后再度合作,从"父子"到"对手"的角色转换,为作品增添戏剧张力。

在影视圈浮躁风气盛行的当下,陈道明始终保持清醒认知。他公开批评"娱乐至死"现象,强调演员的职业操守,其"演员要有羞耻心"、"不要觉得观众好骗"等言论成为行业金句。这种艺术坚守,正是当前影视创作最稀缺的品质。

胡歌与陈道明的组合,本质上是情感表达与品质把控的完美融合。前者以细腻演技赋予角色灵魂,后者以艺术眼光构建作品骨架,这种"灵魂+骨架"的创作模式,或将为国产剧树立新的标杆。

随着这两部重量级作品的推进,国产影视剧正在经历从流量驱动到品质引领的关键转型。当顶级演员与艺术守望者携手,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电视剧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对于观众而言,是更期待陈道明与张若昀的谍战碰撞,还是胡歌的历史正剧演绎?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