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10月28日,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好剧本是如何炼成的”剧集沙龙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沙龙汇聚了众多影视行业的主创人员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好剧本的创作路径与影视改编的精髓。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文峰在致辞中强调,好剧本不仅承载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明精华,更是影视创作从技艺层面跃升至艺术层面的重要基石。他指出,电视剧司一直高度重视剧本创作,明确提出要推动行业从“明星中心制”向“剧本中心制”转变,让创作回归“内容为王”的正轨,为观众带来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影视作品。
中广联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会长、一级编剧刘和平围绕“现实主义创作与经典叙事回归下的多元创新”进行了深入分享。他提出,现实主义创作应超越社会表象的真实,深入揭示文化成因的真实和人物心灵的真实。以《我的阿勒泰》等现实主义剧集为例,这些作品已经站在了当今创作的高峰。同时,他也分享了关于“经典叙事”的思考,强调要学会在创作中停下来,深入挖掘人物以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典型环境下不同典型人物的不同人生态度,以此丰富作品的内涵。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沉默的荣耀》编剧、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卢敏则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谈到了好剧本的创作。她认为,写故事首先要塑造好人物,让观众爱上这些角色。人物定好了,戏就有了根基和出发点,与这些人物相匹配的情节才会显得有用且有力。
针对一个好故事如何从文学原作走向影视作品的问题,《生万物》编剧王贺指出,文学作品的改编需要专注于用影视语言去讲述故事,让文学的精华通过影视的力量打动观众。这要求编剧在改编过程中,既要保留原作的精髓,又要根据影视艺术的特点进行创新和调整。
《生万物》演员欧豪结合自己在剧中的角色“封大脚”分享了表演心得。他表示,好剧本与好角色是演员快速融入角色的“钥匙”。当演员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时,表演细节就不再是刻意设计,而是自然流淌出来的,这样的表演才能打动观众。
《唐朝诡事录》系列的编剧、作家魏风华则谈到了维持一个IP系列长久生命力的秘诀。他认为,要保持独特的美学风格,未来长剧集需要更加彰显编剧和导演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将出现更多“作者式剧集”。他还透露,自己正在创作该系列的第4部《唐朝诡事录之蜀道》,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期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