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刚刚,在悉尼、墨尔本等地申请美国签证的中国学生,接连在社交媒体上发帖:面签被拒,理由却几乎一致——“建议回中国申请”。
近日,多位在澳大利亚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在社交平台上爆料:他们在申请美国签证时被拒,部分甚至在面签时被建议“回国申请”。

一时间,“澳洲申请美签被拒”的话题在留学圈炸开了锅。
“我在悉尼读硕士,申请去美国参加学术会议,被面签官问了几句就直接说‘你最好回中国申请’。” “同场四个中国学生,一个都没过。” “旁边的韩国同学秒过,轮到我就说不可以在第三国申请。”
类似的帖子和评论,这几天在小红书、微信群、豆瓣留学组里铺天盖地。

悉尼面签现场:大家都懵了
一位在悉尼大学读书的学生回忆,当天面签大厅里大约有二三十位申请人,其中不少是中国留学生。
“我前面排了三个中国人,全被拒。面签官表情很平淡,只是说‘You should apply in China’,然后退还护照。我们互相对视,都有点懵。”
另一位说,原本以为是材料问题,结果补充文件也没用。“感觉像是突然换了政策,我们都没收到任何通知。”

过去几年,越来越多在澳大利亚攻读本科或研究生的中国学生,希望前往美国参加夏校、交流项目、旅游或攻读研究生学位。
然而,近期部分申请者反馈,他们在悉尼、墨尔本等地的美领馆申请签证时,被以“需在居住国申请”为由拒签。
这让不少人感到措手不及。有人原本计划但现在不得不重新规划。
消息传开后,澳洲华人圈炸锅。有人赶紧取消机票,有人试图约早一点的北京面签;还有人开始在群里分享“谁还顺利通过”的经验贴。
还有华人表示,自己是PR有绿卡也被拒绝!
还有当事人表示,只要是第一次申请,都需要回国办理。









而在部分群组中,也有学生反馈仍然成功获签,显示情况并非“一刀切”,但大家普遍都在讨论一个问题:
“到底是什么变了?”
有人表示,这次事件让他们重新意识到国际流动的不确定性。
“我们早就习惯签证排队、系统延迟,但这次是真的措手不及。” “我不是生气,就是觉得留子的优势没了,还得不停适应各种新规则。”
也有人选择更积极地看待:
“我理解他们有审查程序,只是希望能早点明确。我们留学生最怕的不是难,而是不知道为什么。”
目前尚无官方公告解释此现象的具体原因,但不少在澳留学生正在重新规划签证路线。有人准备回国面签,有人选择延期或改道其他项目。
更多人仍在社交平台实时更新进展,希望从“前人经验”里找到参考。
无论原因如何,这次突发情况再次提醒我们:
跨国留学的世界,看似开放,但每一次边境与签证的细微调整,都牵动着无数人的未来。
这一变化可能与签证审查政策、申请地点规则和身份类别有关。
根据美国国务院签证政策,一些非长期居住者若在第三国申请签证,可能会因“非属地申请”受到更严格审核。
同时,疫情后签证资源紧张、信息核查趋严,也让部分申请人面临额外审理时间或不确定性。
在全球教育流动恢复的当下,这次事件提醒我们:留学路线的多元化带来更多机遇,也伴随更多不确定性。大家最近请多注意!
中澳之间最新新闻热点,
更多新闻热点追踪
请点下方关注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