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消息,据快科技报道,日前三星会长李在镕出席英伟达在韩国举办的25周年纪念活动并上台发言。当他的目光扫过台下观众席时,一个意外发现引发全场轻笑——现场竟有大量观众手持iPhone手机。这一场景颇具戏剧性:作为全球手机巨头三星的掌门人,在自家大本营的科技盛会上,却意外被竞争对手的产品“包围”了。
本土主场被iPhone“刷屏”,李在镕幽默调侃引共鸣
从现场照片可见,李在镕在发言间隙露出略带意外的表情,随后以自嘲语气提及这一现象。这一反应迅速引发韩国网友热议,相关话题登上当地社交平台热搜榜。事实上,这一场景并非首次出现。根据2023年盖洛普韩国(Gallup Korea)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韩国18岁至29岁的年轻群体中,已有52%在使用苹果智能手机。而IDC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iPhone在韩国整体市占率虽为15%,但在高端市场占比超过40%,三星旗舰机型面临严峻挑战。

图源:微博
潮流文化驱动:iPhone成韩国年轻人时尚符号
深入分析这一现象,iPhone在韩国的流行已超越产品功能层面,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韩国特有的「idol文化」与苹果的营销策略形成巧妙共振:2023年,iPhone与韩国女团NewJeans合作,使用iPhone 14 Pro全程拍摄主打曲《ETA》官方MV,作为「Shot on iPhone」全球营销活动的本土化延伸;2025年,苹果再度携手女团aespa,用iPhone 16 Pro拍摄单曲《Dirty Work》表演视频。这种跨界合作精准击中年轻群体追星心理,引发粉丝效仿购买潮。据行业分析师估算,此类合作直接带动相关机型在15-24岁群体中的销量增长约18%。

图源:Apple 官网
跨国对比:国内明星代言争议凸显市场差异
这种「本土品牌主场遇冷」的现象并非韩国独有。2025年春晚期间,华为「非凡见证官」尼格买提在互动环节使用华为Mate XT,但后台合照中却手持iPhone,引发「不敬业」质疑。尽管其事后紧急编辑照片替换设备,但截图已广泛传播。类似争议早有先例:2020年春晚小品《机场姐妹花》中,黄晓明、宋祖儿使用华为Mate30 Pro作为道具,但真人秀中黄晓明被拍到用iPhone,宋祖儿微博客户端显示「来自iPhone」,被网友调侃「国产机只是工作道具」。这些事件折射出不同市场环境下消费者选择与品牌忠诚度的复杂关系。

图源:小红书
市场启示:产品体验才是核心竞争力
对比李在镕的坦然态度与国内明星的争议事件,可见成熟市场与品牌发展阶段的差异。李在镕现场接受iPhone存在的现实,恰恰体现三星对市场竞争的开放心态——在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三星仍以18.9%的市占率位居第一,而苹果为17.2%。这表明,消费者最终选择取决于产品体验而非单纯品牌支持。正如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当国产机真正在系统流畅度、生态协同、创新功能等方面实现全面超越时,用户自然会用脚投票。」期待未来市场少些「华为是工作,苹果是生活」的争议,多些基于产品力的理性选择。

图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