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老人狂扇未让座小伙4耳光后猝死,家属索赔50万,法院判决结果引深思

时间:2025-10-31 22:59:10 来源:谈史论天地 作者:谈史论天地

在日常生活中,公交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日承载着大量乘客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然而,2014年发生在河南郑州919路公交车上的一起事件,却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不仅改变了两个家庭的命运轨迹,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道德与法律界限的深刻探讨。



那是一个寻常的9月9日,阳光炽热,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位年轻小伙像往常一样,拖着疲惫的身躯登上了这辆919路公交车。前一晚,他参加了好友的生日聚会,狂欢至深夜才入睡,此刻的他困意袭来,眼皮沉重。上车后,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座位,便赶紧坐下,头抵着前方椅背,打算趁着这段车程小憩一会儿,以缓解连日的疲惫。

不久,一位老人也登上了这辆公交车。老人在车厢内环顾四周,发现零星的几个空位都是里座,进出不太方便。而此时,小伙坐在外围的座位,看起来“正合适”。老人便走到小伙身边,故意靠了靠,希望小伙能主动让座,展现出尊老爱幼的美德。

然而,两分钟过去了,小伙依旧没有起身的意思。其实,小伙并非没有看到老人,只是他实在太累了,而且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坐在老弱病残孕的专用座位上,没有必须让座的义务。再者,他回头看了看,后座也还有几个空位,可供老人选择。



老人见小伙无动于衷,心中的不满瞬间爆发。他怒声对小伙说道:“你看不到我在这站着吗?学校没有教过你要主动给老人让位吗?”小伙被这突如其来的责骂惊醒,他有些无奈地解释道:“后面还有空位,您可以去后面坐。”

然而,老人根本听不进去小伙的解释,在愤怒的驱使下,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扬起手臂,当着全车人的面,朝着小伙连续扇了4个耳光。这一举动瞬间让车厢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乘客们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

小伙被打得面部火辣辣的疼,他不可置信地看着老人,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他正值年轻气盛,本能地想要发作,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讲理的老人。但就在这时,他看到老人双目瞪大,死死地盯着自己,一只手还在隐隐发抖。小伙想到老人毕竟年纪大了,身体可能不太好,于是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在公交车停靠的下一站,便下车离开了。



小伙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可他万万没想到,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就在他下车后,老人坐在了他刚刚的座位上。然而,车子还没行驶几站,老人突然感觉心脏处传来阵阵剧痛。他眉头紧皱,双手捂住胸口,试图缓解疼痛,但那痛感却越来越强烈,视线也逐渐模糊。老人想要呼救,却发现嘴中发不出完整的语句。最终,老人从座位上缓缓倒地,失去了意识。

公交车司机发现情况不对,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将车紧急开往附近的医院。然而,当急救人员赶到时,老人已经没有了生命特征。经诊断,老人是因突发性心脏病发作而猝死。这一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惋惜。

老人的离世让其家属悲痛万分。在得知老人在公交车上曾与小伙发生过纠纷后,家属的情绪瞬间失控。他们将老人的死归咎于小伙,认为如果不是小伙不肯让座,如果不是小伙与老人发生争吵,老人就不会情绪激动,也就不会心脏病发作死亡。于是,老人的家属一纸诉状将小伙告上了法庭,并索赔50万元,要求小伙为老人的死承担责任。



这起案件一经曝光,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议论,小伙到底该不该为老人的死负责呢?从道德层面来看,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老人让座本是一种值得称赞的行为。然而,让座是基于道德的倡导,并非法律的强制规定。在这起事件中,小伙没有让座,虽然可能会受到一些人的道德指责,但他并没有违反法律。

而从法律层面分析,判断小伙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关键要看他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我国法定的侵权构成成立,需要满足行为人有违法行为、有主观方面的过错,并且该行为导致他人损害,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本案中,小伙占座位的行为是正常的生活出行举动,不给老人让座并不违法。而且,在老人对他实施人身攻击,扇了他4个耳光后,小伙虽然在力量上占据优势,但他选择了克制,没有与老人产生肢体冲突,也没有进一步刺激老人,主观上不存在过错。



再者,老人是在小伙下车后突发心脏病离世的。在此之前,小伙只是正常到站下车,并没有对老人做出刺激性的举动或说出刺激性的语言。因此,无法认定老人的心脏病突发与小伙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经过深入调查和审理,法院最终认定小伙无需担责,驳回家属的诉讼请求。

这个判决结果,无疑是对法律公正的一次有力诠释。它告诉我们,法律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不会因为谁是弱者,谁更值得同情,就盲目地判定责任。法律会依据事实和证据,客观公正地做出裁决。在这起事件中,老人的离世固然令人惋惜,但家属不能因为悲痛就失去理智,盲目地将责任归咎于他人。

而小伙在面对老人的无理取闹和攻击时,能够保持克制,没有让矛盾进一步激化,这种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同时,这起事件也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身体不好的人,更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因为一时的冲动,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道德与法律,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既要遵守道德规范,弘扬正能量,也要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

本文系真实社会新闻,本文人名均为化名,图/选自网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