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俄外长拉夫罗夫:承认乌克兰独立,但否定泽连斯基政权合法性

时间:2025-11-01 06:29:11 来源:徐云流浪中国 作者:徐云流浪中国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近期公开表态中,将俄方对乌克兰问题的核心立场拆解为两个维度:承认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的国际法地位,但明确否定泽连斯基政权的合法性。这一表述背后,折射出莫斯科对当前冲突的深层战略考量。

主权与政权分离论:历史定位与现实诉求的碰撞

拉夫罗夫在匈牙利媒体采访中强调,俄方承认的乌克兰是1991年依据《独立宣言》和宪法确立的“无核、中立、不结盟”国家。这一定位直接关联1994年《布达佩斯备忘录》中美英俄三国作出的安全承诺。俄方认为,乌克兰近年寻求加入北约、限制俄语使用等举措,已背离宪法确立的中立原则。

针对“纳粹政权”的指控,俄方核心依据是乌克兰当局推行的“去俄罗斯化”政策。拉夫罗夫指出,乌克兰通过立法强化乌克兰语地位、压缩俄语公共空间的行为,构成对俄罗斯文化的系统性打压。这种表述虽借用了二战历史符号,但实质是俄方为军事行动构建的法理叙事框架。

<

历史领土争议:千年恩怨的现代投射

拉夫罗夫关于顿巴斯和克里米亚的表述,将领土争议追溯至基辅罗斯分裂后的历史演进。1667年《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确立的第聂伯河分界线,沙俄与奥匈帝国对乌克兰东西部的不同影响,以及莫斯科公国取代基辅成为东斯拉夫核心的历史变迁,构成俄方领土主张的历史依据。

这种叙事与乌克兰的民族建构形成直接对抗。乌克兰强调自身作为基辅罗斯唯一继承者的身份,而俄罗斯则以莫斯科公国的延续性自证正统。苏联解体后,普京2021年撰文称“俄乌同属一个民族”,与乌克兰“去俄罗斯化”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双方在身份认同领域的根本分歧。

谈判策略:以根源解决为名行战略拖延之实

<

拉夫罗夫提出的“解决冲突根源”论,实质是设置谈判障碍的战术选择。俄方明确将乌克兰恢复中立地位、保障俄语权利、承认现有控制线作为前提条件,同时将北约东扩列为深层诱因。这种诉求组合既包含合理成分,也包含乌克兰难以接受的领土要求。

通过强调“西方应督促乌克兰恢复俄语地位”“不与政治失败者谈判”等论点,俄方试图将停火责任转嫁西方,同时争取时间巩固对占领区的控制。这种策略在乌克兰获得持续军事援助、西方拒绝妥协的背景下,客观上延长了冲突持续时间。

现实困境:战略目标与谈判能力的失衡

俄方的谈判立场暴露出战略目标与现实能力的矛盾。要求乌克兰接受既成事实、彻底改变外交取向的诉求,与泽连斯基政权坚持的主权完整原则形成根本对立。西方国家基于地缘战略考量,也不可能放弃对乌支持。

<

拉夫罗夫的组合策略——通过历史法理包装现实诉求、以根源解决拖延谈判进程、借西方内耗争取战略主动——在特定阶段可能产生效果。但随着战场形势演变和国际舆论变化,这种“以拖待变”的策略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平衡战略目标与谈判弹性,将成为俄方后续政策调整的关键考验。

参考资料:俄外长:莫斯科承认乌克兰的独立,但不承认基辅执意“消灭一切俄元素”的纳粹政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