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弃印投中?沃尔玛散伙、麦当劳遭砸,全球资本正在扎堆跑路!

时间:2025-11-12 09:04:54 来源:科普100克克 作者:科普100克克

最近外资从印度跑路的消息越来越密集,之前好些外资还把印度当成“下一个中国”,觉得这地方是能赚大钱的“黄金市场”,现在倒好,不少企业提起印度就摇头,说这地方快成“外资坟场”了。

今天就跟大伙聊聊,外资到底在印度经历了啥,为啥好好的生意做不下去,非得跑路。

其实前几年外资对印度特别热情,你想啊,中国在亚洲,印度也在亚洲;中国人口多,印度人口也快14亿了。



之前在中国做买卖的外资赚了钱,就觉得“照着中国的路子走,印度肯定也能成”。

那时候不少外资都抱着这种“抄作业”的心态冲进去,2021年印度吸引的外资直接冲到835亿美元,全是奔着人口红利来的。

可他们没想到,中国的成功不光靠人多,还有基建、政策稳定这些底子,印度跟中国根本不是一回事。



就说基建吧,这是外资进印度遇到的第一个坎,印度农村的路是真不好走,好多地方还是泥路,下雨就没法走。

农产品大多在小散户手里,外资要采购,得从村里运出来,一路折腾下来,损耗率特别高。

之前有做生鲜的外资说,运一批蔬菜到仓库,一半都坏了,你说这成本咋降得下来?世界银行今年还评了全球物流绩效,印度排48名,中国排12名,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不光农产品,做电子的外资也头疼,从港口运零件到工厂,比在中国多花好几天,库存堆着,资金也转不动,这生意能好做才怪。

税务罚单和资产冻结:外资在印的“钱袋子”危机

基建差还能忍忍,真正让外资扛不住的是税务和监管,印度的税务局跟盯着猎物的猎犬似的,专找外资企业查。

福克斯康、三星这些大公司都被查过,不配合就没法办业务,业务一停,损失就大了。



最惨的要数德国大众,就因为进口零件的分类问题,印度直接开了14亿美元的罚单,这可是印度有史以来最大的税务处罚。

大众在印度干了十多年,本来想着能回本赚钱,结果一张罚单下来,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等于白干。

韩国起亚也没逃过,同样是零件分类的事,被追缴1.7亿美元,这种“事后算账”的操作,谁也受不了,今天做的生意,明天说你分类错了要罚款,外资根本没法预判成本。

除了税务这把“明枪”,监管的“暗箭”更吓人,印度有句话叫“高标准立法、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说白了就是规矩定得严,大家都难遵守,然后挑着外资罚。



小米、OPPO这些中国手机厂商都被冻过银行存款,理由是“有违规行为”,就算最后证明没毛病,审查也得拖好几个月,资金链一断,生意就停了。

小米之前在印度多风光啊,2014年进去,跟富士康合作建厂,三年就成了印度手机市场的老大。

结果去年一季度,出货量直接跌了41%,从第一掉到第四,还裁了不少人,更糟的是,6.76亿美元资产被冻,供应商都怕了,不敢在印度设厂。

小米印度的总裁还在信里说要“建设信心”,可信心哪是说建就能建的?



本来想在印度好好做本土化,结果钱被冻,市场丢了,换谁谁也没心思继续做了。

沃尔玛散伙、麦当劳遭砸:外资在印的“妥协与失败”

不光小米,沃尔玛、麦当劳这些国际巨头在印度也栽了跟头。

沃尔玛2007年跟印度本土的Bharti公司合资开批发店,本来想把全球的供应链搬过来,结果印度有规定,外资至少30%的货得从小供应商那买。



沃尔玛没办法,只能从成千上万的小农手里进货,再加上农村基建差,货运过来就坏了,卖不出去,天天亏。

到2013年,俩公司闹得不欢而散,沃尔玛在印度十年亏了12亿美元,最后只能关店走人。

麦当劳的遭遇更憋屈,1996年在印度开第一家店的时候,雄心勃勃想把全球的菜单搬过来,结果刚进去就傻了眼。

印度80%的人信印度教,不吃牛肉;14%的人信伊斯兰教,不吃猪肉。



麦当劳的招牌巨无霸、猪排堡全没法卖,无奈之下只能改菜单,用鸡肉做汉堡,还专门开素食厨房,连酱料都去掉洋葱大蒜,就为了符合印度的习俗。

可就算这么妥协,还是出了事,1998年,有人发现麦当劳的薯条用油含牛肉成分,直接引发大规模抗议,门店都被迫关门。

麦当劳赶紧销毁所有薯条,请印度教领袖监督采购,还开了素食餐厅,可根本没用。

印度教把牛当神,麦当劳在全球杀了不少牛,不少教徒直接去砸寺庙旁边的麦当劳门店



现在麦当劳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只有4.8%,比巅峰时的8.2%差远了,好多门店都因为亏钱关了。

搞不清印度到底想不想让外资好好做生意,钱进来的时候欢迎得很,等企业投入了,就用税务、监管卡脖子,想走还走不了,高额的退出成本能把公司拖成僵尸企业。

今年更明显,外国投资者卖了近170亿美元的印度股票,市场直接跌了,汇丰还说,全球的钱都在从印度流向中国,毕竟中国经济在复苏,制造业也稳,比印度靠谱多了。



印度最近也急了,证券交易委员会推出11项“重大改革”,说要改善外资进入的渠道。

可这些改革没碰核心问题税务没简化,监管没透明,之前的坑还在,2021年印度吸引外资835亿,今年三季度才180亿,跌了不少。

外资又不是傻子,之前被骗怕了,就算有改革,也不敢轻易再进去,说到底,印度想把“外资坟场”变回“黄金市场”,光靠喊口号、搞表面改革没用。



得先把基建搞上去,让货能顺畅运,再把税务和监管弄明白,别动不动就罚款冻资产。

不然外资只会越跑越多,“下一个中国”的梦,怕是永远实现不了。

而对于外资来说,以后再选新兴市场,也得擦亮眼睛,别光看人口多,还得看看政策稳不稳、基建好不好,不然钱投进去,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