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名昭后世 热血换新天”
近日,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的热播,朱枫烈士塑像后的这句诗句,仿佛被赋予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为观众提供了对历史英雄更为具象的认知。
剧中,来自浙江宁波镇海的烈士朱枫,以“真名真迹”的形象,打破了历史的沉默,让这位曾经“隐姓埋名”的红色特工,走进了千家万户的记忆之中。
一剧热播:朱枫走出档案,英雄形象鲜活再现
“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奶奶的故事,既亲切又心疼。”朱枫烈士的孙女朱容瑢在接受采访时,谈及《沉默的荣耀》中由吴越饰演的朱枫,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这部以吴石、朱枫等烈士真实事迹为蓝本的剧集,自开播以来便创下了收视新高。其“九成以上人物真名真姓”的创作原则,让隐蔽战线的英雄们不再是模糊的“群像符号”,而是有了血有肉、可感可触的真实存在。
剧中,朱枫的浙江宁波印记若隐若现,仿佛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1905年11月,朱枫出生于镇海名门朱家,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本可过着优渥的生活。然而,“七七事变”后,这位家境优渥的姑娘毅然变卖家产,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辗转武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地下工作,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革命者。
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初现,朱枫却接到了一项凶险的任务:以探亲为掩护,赴台与潜伏在国民党“国防部”的吴石将军对接,传递台湾防务绝密情报。这是一项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使命,也是对朱枫个人勇气和智慧的极大考验。
“她不是天生的‘特工’,只是选择了以身赴险。”朱容瑢感慨地说。剧中,朱枫与家人告别时的不舍、执行任务时的机警,都与家中珍藏的书信内容高度契合,让人感受到了她作为普通人的柔情与作为英雄的坚毅。
1949年9月,朱枫将儿子朱明送回北京时轻声许诺“我很快就回去了”;赴台前给丈夫朱晓光的信中,她又以“几个月后兄将以更愉快的心情与妹相见”,藏起了虎穴凶险的真相。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她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虎穴送信:“走钢丝”般完成任务,却在黎明前倒下
1949年11月27日,朱枫搭乘海轮抵达台湾基隆港,寄居在前夫的女儿女婿家中,以“探亲”之名周旋于国民党机要圈层。据史料记载,她抵台后迅速与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及吴石建立联系,仅一周便从吴石手中接过装有《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金门舟山兵力配置图》等情报的微缩胶卷。
这些情报后来经香港传递至大陆,成为解放军制定解放台湾战略的关键依据。毛泽东同志曾特意嘱咐“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足见这些情报的重要性和朱枫等人的巨大贡献。
然而,“她像走钢丝般完成任务,却在黎明前倒下。”朱容瑢回忆道。祖父朱晓光曾告诉她,朱枫本已接到“速回”指示,还托人给家人捎去“凤将于月内返里”的便条,可这七个字最终成了绝笔。
1950年1月,蔡孝乾叛变,台湾地下党组织遭受毁灭性打击,朱枫的身份暴露。危急时刻,吴石冒险为她签发《特别通行证》,助她搭乘军用运输机逃往舟山,却仍于2月被捕。
狱中,朱枫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甚至吞金明志,始终未吐露党的秘密。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45岁的她身中七弹,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这份“以生命守秘密”的决绝,如今在《沉默的荣耀》中被真实还原,让无数观众泪目。
从“无名”到“留名”:跨越60年的归乡与传承
朱枫的名字,在她牺牲后的半个世纪里,一直隐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直到2000年,一张她临刑前的照片在《老照片》杂志刊发,才让女儿朱晓枫“50年后第一次看清母亲当时的模样”。这张照片,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
2010年12月,经两岸各界努力,朱枫的遗骸终于从台湾回归大陆。在烈士家属及故乡各界的努力下,烈士骨灰于2011年7月安葬在镇海革命烈士陵园。故乡为此专门修建了“枫园”并多次修缮了烈士故居“憩园”,使之成为缅怀她的精神地标。
“真名之重,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信仰的传承。”镇海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多年来,当地一直以多种方式铭记朱枫,让她的精神得以薪火相传。
走进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名校——镇海中学,一栋白墙黛瓦、朱楼雕梁的二层小楼掩映在苍翠的古树丛中。这栋楼原名叫憩园,曾是朱枫的“闺楼”。小楼的正中是朱枫烈士的半身雕像,背后是原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夏征农的题词——“英名昭后世 热血换新天”。
1992年,镇海中学扩建田径场,后经当地政府批准,保留并重修了朱家花园内的憩园,并于1994年10月建成朱枫烈士纪念楼。2021年7月,朱枫故居被国家安全部授予“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并举行了命名和揭牌仪式。这些举措,无疑是对朱枫烈士最好的纪念和传承。
2013年,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朱枫的雕像与吴石、陈宝仓、聂曦并列。广场铭文“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正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英雄们,虽然名字可能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勋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沉默的荣耀》的热播,让这份传承有了新的载体。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朱枫等隐蔽战线英雄的事迹,感受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他们用生命践行的信仰,不该被遗忘。”正如剧集联合出品人陈奕雍所言,用真名讲述英雄故事,就是要让大众知道,隐蔽战线的英雄不是“符号”,而是有牵挂、有柔情,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以生命赴使命”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应该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和传颂。
当朱枫的名字被一次次念起,当她的故事被一遍遍讲述,这位宁波姑娘用生命写就的“无名之诺”,终将在新时代的山河间永远回响。她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作者:张斌 周薇 石承承 袁先鸣
原标题:《《沉默的荣耀》热播,烈士朱枫的“无名”与“留名”》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中国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