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学区房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最新消息显示,46所幼儿园的停办,标志着这座城市学前教育格局的深刻调整,同时也对学区房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01 幼儿园关停潮来袭,学区房市场受冲击
据厦门市教育局最新数据,2024-2025学年,全市幼儿园数量从952所锐减至816所,一年内关闭了136所民办园,在园幼儿减少2.3万人,降幅高达14.2%。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人口结构的调整,也直接冲击了学区房市场。

近日,厦门翔安区再次撤销8所学校,包括新圩中心小学、新圩中心小学凤路校区等,同时停止办学。此外,翔安区还有慈恩幼儿园、东坑汉思幼儿园等10所民办园暂停招生。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加剧了学前教育资源的整合。
除了翔安区,思明区、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也已有38所幼儿园终止办学。生源的减少,成为幼儿园关停的直接原因。在生育率下跌的大背景下,部分区域的学区需求相应下滑,学区房市场也因此受到波及。

02 学区房价格腰斩,市场格局生变
面对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以及教育均衡化的推进,部分学区房价格遭遇“暴击”。例如,拥有思明二实小等学区资源的阳台山路小区,价格已跌破3字头。一套建面约70.64㎡的3室房源,成交总价仅207.5万,折算下来单价约29375元/㎡。而在2021年3月,该小区相近面积段的房源成交价曾高达79122元/㎡。


同样位于思明会展板块的海峡国际社区,房价也曾一度攀升至11万+/㎡。然而,如今该社区房价已跌破4.5万/㎡。一套建面约155㎡的2室2厅户型,最终以总价695万成交,成交单价跌至44600元/㎡,刷新了小区成交单价最低值。

03 学区房市场分化,顶尖学区仍坚挺
在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学区房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部分学区房房价大幅缩水,而顶尖学区的房子却依然坚挺。例如,新城华一套1室户型,成交单价高达101581元/㎡。

从长远来看,学区房市场的发展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的分配将更加合理,学区房的“学区”属性可能会逐渐弱化。同时,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也将对学区房价格产生影响。未来,学区房市场可能会更加趋于理性,房价的波动也将更加平稳。
04 幼儿园关停原因探析,市场调整进行时
厦门幼儿园面临的困境,其实是全国大趋势的一个缩影。2022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较2021年减少了5000多所,这是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当年,全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也比上一年减少177.66万人。
在厦门,生源数量持续减少是导致部分幼儿园关停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国家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评估。按照评估标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持证率要达到100%,班生额需符合规定,教师五险一金缴纳也要达标。一些条件较差的民办园难以达到这些要求,再加上生源不足,最终只能选择关门。

05 幼儿园积极转型,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面对困境,不少幼儿园开始积极转型。海沧区一所民办幼儿园园长表示,附近片区入学孩子数量锐减,为了生存,该园选择向下延展做托育服务,不仅开设了招收2-3岁孩子的小小班,还开办了面向3-12个月婴幼儿的乳儿班和面向12-24个月宝宝的托小班。此外,还尝试开办面向附近小学生的午托班和面向老年居民的书画班。
实际上,2023年厦门市相关部门就联合发布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向下延伸开办托班(托育服务),还鼓励民办幼儿园参考同区域普惠性托育园收费标准,开展普惠性托育服务。2024年,厦门指导203所幼儿园开设托育服务,提供托位6936个。
06 学前教育市场未来展望
业内普遍认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办学质量欠佳的幼儿园会逐渐被市场淘汰,留存下来的园所要达到更高的保育教育标准。这种良性竞争能促使幼儿园不断提升办园质量、优化园所环境、丰富服务项目,最终让家长和孩子们受益。
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所说,因适龄幼儿减少,幼儿园关停难以避免。但如果能以此为契机,提高幼儿园建设标准,推进“小园小班”建设,提高师幼比,将有助于优化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
我们期待,这场“阵痛”过后,厦门乃至全国的学前教育市场能走向更规范、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让孩子们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 来源 :福建看房、厦门房地产联合网、网络
-End-
注:来源网络,本文/本图片仅供流学习,若信息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