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加沙局势正如网友所言,“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停火协议的墨迹未干,战斗便再次打响。周日,内塔尼亚胡下达了进攻命令,而特朗普似乎直到现在才意识到:以色列已经不受控制了。

【再次开战!】
10月19日,驻守在拉法口岸的以军正在按停火协议拆除军事设施,却遭哈马斯武装人员背后冷枪,以军被迫还手。以军发言人表示,当天至少发生三起哈马斯向“黄线”(以色列“初步撤军线”)后的以军士兵开火事件。

以色列国防军随即对拉法地区发动空袭和炮击,摧毁多个军事设施。但哈马斯不认账,前一天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先违反了停火协议,关闭拉法口岸,不让加沙民众进出,导致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无法运入。
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更是直接否认拉法出现“任何事件或冲突”,重申仍在完全执行停火协议。到底是谁先违反了协议?这很难理清,少不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有一点很清楚:停火协议已经名存实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8日晚在电视节目中强调,只有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地带实现非军事化之后,战事才会结束。而哈马斯方面则表示,解除武装的议题“已被提上议程”,但必须通过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达成共识和深入对话来实现。
【内塔尼亚胡的强硬】
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态度由来已久。10月19日,他在电视节目中宣布将参加2026年11月的以色列大选,并“有望获胜”。在他看来,对哈马斯的强硬立场是赢得选民支持的关键。

10月20日,以色列国防军称,在过去一天的军事行动中,以军共向加沙目标投掷了153吨的炸弹。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则表示,过去24小时内,以军的军事行动已导致57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58人受伤。
相比之下,特朗普的反应显得有些迟缓。当地时间10月19日,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以军再次袭击加沙时,特朗普表示,他希望能与哈马斯保持和平状态,认为哈马斯高层并未参与以军在加沙遭遇的一些枪击事件,这些事件将得到“强硬但妥善”的处理。
他还称,加沙停火协议仍然有效。但事实是,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并未停止。10月20日,以军对加沙城西部一所容纳避难者的学校发动空袭,造成至少12人死亡。哈马斯指责美国是幕后推手,称没有美国的支持,这些袭击不可能发生。

特朗普的尴尬在于,他一方面要维护美以同盟,另一方面又不想被卷入更深的冲突。10月13日,他曾表示加沙战争已经结束,哈马斯将解除武装。但仅仅一周后,战火就再次燃起。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的迟缓反应可能与其国内政治有关——他正忙于应对2026年大选的筹备工作,无暇顾及中东局势的变化。

【拉法口岸的“罗生门”】
拉法口岸的关闭,是此次冲突的导火索之一。根据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以色列原本应该于10月15日重新开放拉法口岸,以便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但以色列政府14日以哈马斯未能按时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员遗体为由,决定暂停重新开放该口岸。

截至10月19日,哈马斯共向以方移交13具遗体,而协议要求移交28具。哈马斯对此强烈谴责。10月18日晚,哈马斯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关闭拉法口岸是“对停火协议条款的公然违反”,导致“遗体搜寻与移交工作延误”,并警告持续关闭口岸将造成更多人员伤亡。
哈马斯还指控,自协议生效至今,以方已累计违反协议47次,造成38人死亡、143人受伤。拉法口岸的关闭,直接加剧了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

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汤姆·弗莱彻10月17日进入加沙地带后指出,由于以色列推迟开放拉法口岸,发自埃及的援助卡车只能绕道前往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在那里接受以方检查后才能进入加沙。
世界粮食计划署称,自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平均每天大约560吨食品运入加沙,但远远低于实际所需。更严重的是,世界粮食计划署难以进入包括加沙城在内的加沙地带北部地区开展物资分发。

国际社会对此表示关切。10月20日,地中海地区欧盟国家领导人会议呼吁确保人道主义援助不受阻碍地进入加沙地带,并敦促国际社会再次努力实现中东地区持久和平。
斯洛文尼亚总理戈洛布表示,“绝对没有任何理由阻止人道主义援助”,各国期待拉法口岸和其他过境口岸重新开放。马耳他总理阿贝拉则称,各国领导人对加沙和平进程“谨慎乐观”,但“要结束这场人道主义危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未来的局势充满不确定性。如果以色列继续扩大军事行动,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地区冲突。黎巴嫩真主党、伊朗等势力可能会介入,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而如果国际社会不能有效斡旋,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可能会达到灾难性的程度。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加沙的战火必须停止,人道主义援助必须畅通无阻。”
【结语】
在这场冲突中,以色列和哈马斯都声称自己是受害者,都在为“正义”而战。但真正的受害者,是那些无辜的平民。截至10月21日,本轮冲突已造成数百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而以色列方面也有多人伤亡。停火,是当前最紧迫的需求。但在双方的强硬立场下,和平似乎仍然遥不可及。特朗普或许已经意识到,以色列已经不受控制,但他能否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局势进一步恶化,还有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