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华为云雷霆问责:揭露造假案背后的KPI压力与战略转型

时间:2025-10-22 16:17:35 来源:博望财经 作者:博望财经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2025年10月,华为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一纸处理意见引发科技行业震动。据《澎湃新闻》《凤凰网财经》等权威媒体报道,华为常务董事、云计算BG CEO张平安因管理失职被连降三职,薪资同步下调,云服务产品部、全球销售服务部及全球生态部三位部长亦遭连降两级处罚。这场针对云计算BU系统性业务造假与经济舞弊的雷霆问责,展现出华为对内部腐败零容忍的强硬态度。



事件发生前两个月,华为云刚完成大规模组织优化,撤销合并数十个部门,聚焦AI与算力核心领域。此次问责风暴与战略调整形成强烈呼应,折射出华为云在市场竞争压力下的转型阵痛。

系统性造假:KPI压力下的业务异化

华为云计算BU的造假问题绝非个案,而是系统性管理失效的集中爆发。调查显示,部分团队通过"签大单后协商退款"方式突击完成KPI,这种操作虽能短期美化业绩报表,却严重损害业务真实性。《粼粼凛凛》等媒体披露,经济舞弊行为更涉及虚报收入、关联交易等违法操作,包括通过关联公司虚构交易循环、虚增采购成本套取资金等手法,不仅扭曲财务数据,更可能衍生商业贿赂等刑事风险。



华为监察体系对此展现铁腕手段。作为业务第一责任人,张平安职级连降三级,薪资缩水至新职级上限。云服务产品部部长张宇昕、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总裁石冀琳、全球生态部部长康宁等三名高管,亦因管理失职遭连降两级处罚。这种自上而下的问责机制,凸显华为"制度高于人情"的管理哲学。



华为对造假行为的零容忍具有深厚制度基础。2014年发布的《关于对业务造假行为处理原则的决议》明确禁止各类造假行为,2017年道德遵从委员会再次重申该决议。此次问责风暴的核心意义,在于维护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当企业规模扩张与业务复杂度提升时,保持组织纯洁性成为关键挑战。

增长困局:市场竞争与考核机制的双重挤压

华为云业务造假背后,折射出云计算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与企业内部增长压力的双重困境。Canalys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AI需求成为企业上云主要驱动力。

市场格局方面,阿里云以33%市场份额稳居首位,华为云虽以18%份额位列第二,但与领头羊的差距依然明显。这种竞争态势为华为云带来巨大业绩压力。回顾发展历程,华为云曾是中国云市场增速最快的"黑马",但随着市场成熟,其增速明显放缓。2024年年报显示,华为云增速仅约8.5%,这种增长放缓可能促使部分团队采取短期行为。



《蓝血研究》等媒体分析指出,华为特有的狼性文化和严格业绩考核制度在此次事件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激发员工奋斗精神,另一方面当业绩指标过于激进时,可能迫使团队采取短期行为。考核导向与激励机制的设计,直接影响员工行为选择。部分团队采用的"签大单后协商退款"模式,本质是业绩注水行为,虽能暂时完成KPI,却损害客户信任和长期合作关系。

在AI驱动的新一轮云计算竞争中,市场对华为云的期望与现实存在落差。资本市场和客户更关注显性增长数据,这种外部期待可能间接促使业务部门追求数字表现而非实质性健康增长。当短期业绩成为主要考核指标时,真实业务价值可能被忽视。

刮骨疗毒:战略调整与技术投入的双轮驱动

此次问责风暴与华为云的战略调整紧密关联。2025年8月,张平安发布内部通知,宣布对云BU下层组织进行大范围撤销与合并,重点围绕产品部、公有云服务部及研发部等核心团队,涉及数十个部门,波及上千人。调整后明确聚焦"3+2+1"业务方向:通算、智算、存储三大基础业务,AI PaaS、数据库两大平台业务,以及安全业务。



8月25日,华为云回应组织优化传闻称,将通过软硬协同与架构创新提升云服务价值,并加大对AI产业与算力产业的资源投入。这反映华为云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增长的战略转变。在技术布局上,华为云在AI领域积极跟进,2025年全联接大会上,张平安分享了华为云在AI云服务、大模型、具身智能、AI Agent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落地实践。



华为云拥有昇腾"910B"芯片,实现训练与推理一体化,尤其在AI模型训练能力上展现强大实力。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969.50亿元,这种技术投入为转型提供坚实基础。任正非对内部腐败一直持"零容忍"态度,2025年3月10日,华为通过"心声社区"通报涉及72名正式员工和19名外包员工的招聘舞弊事件,此次对云计算高管的问责是这一治理逻辑的延续。



从行业视角看,华为云事件折射出中国云计算行业面临的普遍挑战。经过多年"堆钱式竞争",云服务企业普遍面临投入巨大、盈利周期漫长,客户迁移成本高、续约周期长,AI大模型拉动硬件投资却未带来等比例现金回流等难题。在这种背景下,华为云的转型更具挑战性。

未来发展方向上,华为云需要从"扩张逻辑"转向"精耕逻辑",从比规模到比盈利、比生态能力。在中国AI云市场这一高速增长的市场中,华为云需凭借政企市场积淀和算力优势,实现真正有质量的增长。

总结:从"上云率"到"上心率"的转型

华为此次对云业务高管的严厉问责,向市场传递明确信号:在这家纪律严明的科技巨头,有些东西比短期增长更重要。造假问责背后,是增长模式的更替——过去的华为云追求"上云率",未来的华为云必须追求"上心率"。

对华为云而言,这次事件既是危机也是转机。通过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新,华为云有望建立更健康的业务基础和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在AI驱动的云计算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