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熊园解读:'十五五'GDP增速目标预测与政策分析

时间:2025-10-22 19:12:15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作者: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熊园、杨涛(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GDP增速目标的设定备受关注。本文将结合历史经验、中长期目标及潜在增速,分析'十五五'GDP增速目标的合理范围,并探讨相关政策建议。

核心观点:综合历史经验、中长期目标及潜在增速,预计'十五五'期间年均GDP增速需达且有望达4.8%左右。其中,2026-2027年或定5%左右,2028-2030年或定4.5-5%左右。政策基调需偏扩张,尤其需中央加杠杆、扩内需、抬物价,并推动地产止跌回稳。2026年预算内赤字率或维持4%左右,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延续,规模至少3000亿,且更侧重服务消费。



正文如下:

1、历史视角:五年规划多设定GDP目标,且多超额完成

>从目标设定看,除'十四五'外,我国五年规划均设定了年均GDP目标增速。2000年以来,'十五'目标为7%左右,'十一五'为7.5%,'十二五'为7%,'十三五'为6.5%以上,'十四五'则为'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

>从完成情况看,多数情况下GDP增速目标超额完成。'十五'和'十一五'期间,GDP平均增速分别为9.8%、11.3%,远超目标;'十二五'和'十三五'前4年,平均增速分别为7.9%、6.7%,亦略高于目标。'十四五'期间,若2025年GDP增速为5%,则5年年均增速为5.4%,略高于各年目标增速的平均值5.3%。



2、本轮规划:'十五五'是否设立GDP增速目标?设立概率大

一方面,历史经验表明,我国五年规划多设定GDP目标增速,'十四五'未设定或因编制时外生冲击大、经济增长不确定性高。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导向下,不排除淡化GDP增速的可能。但考虑到政府工作报告仍设定各年目标,预计'十五五'继续设立GDP目标增速为基准情形。

3、测算视角:'十五五'期间GDP增速需达且有望达4.8%左右

>从中长期目标看,为实现2035年GDP翻一番,'十五五'期间GDP平均增速需达4.8%左右。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偏定性。而总书记就'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所作的说明中指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按此目标计算,2020-2035年间GDP年均增速需达4.73%左右。考虑到'十四五'期间GDP平均增速约为5.4%,经济增速长期趋于放缓,'十五五'期间GDP平均增速应在4.7%以上,4.8%更为稳妥。

>从潜在经济增长看,多数学术研究测算认为'十五五'期间我国潜在GDP增速仍有4.8-4.9%左右。如张晓晶、汪勇(2023)应用增长核算模型,并考虑人口老龄化加速、新冠疫情冲击与中美技术脱钩等'三大新因素',测算得出2026-2030年我国GDP潜在增速为4.71%-4.96%,'十五五'期间平均4.84%左右。



4、政策视角:'十五五'期间GDP增速目标仍偏高,需政策偏扩张

>总量政策方面,中央需加杠杆,对冲地方、居民化债压力。截至2025年二季度,我国中央政府杠杆率仅有27.6%,处于较低水平,后续提升空间充裕。'十五五'期间可进一步提升中央政府赤字率水平,适时降准降息,对冲地方化债、居民部门不加杠杆的压力,支撑经济保持中高增速。



>结构政策方面,需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价格回升。我国'十四五'期间的出口、消费、投资平均增速分别为8.5%、5.5%、3.1%,出口是重要支撑,投资是主要拖累。'十五五'期间,经济有望进一步向消费驱动转型,政策预计更加倾向消费,尤其是更加注重对服务消费的支持。在扩大需求的同时,继续实施'反内卷'政策,供需共同发力推动价格回升。



>短期看,2026年GDP目标可能还会定在5%左右,需扩赤字、稳地产、促消费。总量政策方面,预计2026年总赤字规模大概率不低于2025年,赤字率很可能维持4%左右或略高,也有望进一步降准降息。结构政策方面,亟待持续用力推动地产止跌回稳,如降低房贷利率和购房税费负担、优化收储、进一步'保主体'等;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延续保持至少3000亿的规模、并加码支持服务消费。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超预期、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统计误差和口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