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价格的飙升,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今年8月下旬以来,国际金价仿佛坐上了火箭,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便从每盎司3300美元跃升至4300美元,涨幅超过30%。这种波动率,简直不像实物,更像是妖股小票,让人望而却步。
若将时间线拉长,这一轮黄金行情的猛烈程度更是令人咋舌。今年年内,金价已涨66%,从去年年初至今更是翻倍。对比2022年10月的启动点,三年时间里,金价涨幅高达168%,这样的涨幅,足以让任何投资者心动。

然而,金价的猛涨,却让谈婚论嫁的年轻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目前,国内金饰价格普遍超过1200元每克。三年前,购买100克的三金首饰,大概需要5万元;而如今,至少需要12万元。仅仅因为晚结婚三年,就可能亏掉全套家具家电的钱,这让许多年轻人压力山大,甚至因此闹到分手的地步。
对于男性而言,现在买黄金无疑是在高位接盘。他们担心,两三年后金价可能跌掉一半,一下损失好几万块。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这么糟蹋。
但在女性看来,结婚就这么一次,三金或五金是必需的仪式。而且,买了又不打算马上卖,等到30年、50年以后,还不知道能赚多少倍呢。不卖留着的话,还能当作传家宝。因此,她们认为,从长周期看,现在贵点贱点其实差别不大,三金必须买,而且是越重越好,这种投资稳赚不赔。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思维哪种才是对的?现在还能不能当接盘侠?我们需要从长线和中短线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长线来看,黄金确实是硬通货,是最保值的资产之一。但黄金仍然不是理想的长线投资品,因为根据历史数据,黄金大多数时期都在横盘,综合来看是跑不赢通胀的。这也是巴菲特这类价值投资者几乎从来不买黄金的原因。
但从中短线来看,黄金的爆发力其实挺强的。最近50来年里,黄金暴涨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信用受到冲击,各国央行为了对冲风险,开始大量买入黄金,引发了一轮黄金涨价潮。
第二次是从2001至2011的黄金十年。因为911事件和次贷危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元的担忧,投资者卖美元买黄金,金价从每盎司254美元涨到了1921美元,10年时间里翻了7.5倍。
第三次就是当前这一轮行情。从2022年10月份启动,至今三年时间涨了1.68倍。对比上一轮行情,无论是涨幅还是持续时间,都还差得远。如果这真是又一轮黄金大牛市的话,目前可能还处于早期阶段。

那么,这次到底是真牛还是假牛?黄金大牛市会不会发生呢?要想知道答案,就得搞清楚这轮黄金上涨的底层逻辑。我们由浅入深,分三个层面来分析。
第一层是最表面的原因,就是美联储降息。但这个原因不是最根本的,以前美联储降息时,黄金也没有涨得这么猛。造成黄金持续上涨的直接原因,是各国央行不断增持黄金,对金价形成了强力的支撑。
那各国央行为什么要持续买入黄金呢?说白了,就是对现在的货币体系的不信任,大量的避险需求对黄金释放。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层原因,也是这轮金价上涨的直接动力。
过去避险主要靠买美元、囤美债,美债被称为避险资产之王。但随着美债的持续超发,投资者是越来越不敢买了。我们看美债的收益率就非常直观,去年美国基准利率5.25%的时候,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3.9%左右;今年美国基准利率已经降到了4.25%,而且还有降息预期,可10年期美债的收益率,仍然高达3.9%。

美债收益率越高就说明越没人买。正常情况下,10年期美债收益率肯定会显著低于基准利率,但现在两个数值却如此接近,这就说明了市场对美债投了不信任票,不愿意去买它。那么,能替代美债的避险资产,首先就是黄金了。
再说第三层原因,也是最深层的。近几年国际竞争加剧,地缘冲突不断,导致避险需求大幅增加。而且各国在货币主权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比如今年热炒的稳定币,它是需要底层资产支撑的,目前主要都是以国债为锚。
但想让这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更有竞争力,底层资产必然会逐渐多元化。黄金作为最古老的硬通货,就是最理想的锚定物。所以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在为未来的货币大战做准备。

说到这里,我想答案就很清楚了。黄金有没有大牛市,取决于你对世界格局的认知。关键就是两个点:一是未来的五到十年里,国际竞争和对抗会变得更加激烈,还是会逐渐缓和?二是市场对美债的不信任会加剧,还是会重新拥抱美债?
想明白了这两个问题,就对黄金的未来有自己的判断了。当然,从短期来看,黄金一口气涨了这么多,接下来回调的风险也很大。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两件事:一是本月底美联储降息一旦落地,资金会不会反而选择兑现;二是最晚到下月初,中美经贸谈判就会逐渐明朗,如果冲突缓和,短期内的避险需求就可能大幅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