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4日,中国农业银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支行因违反信用风险监管规定,被处以25万元罚款,时任行长陈小龙同时受到警告处分。这仅是农业银行年内多次违规处罚的最新案例。据统计,截至10月下旬,该行年内累计罚金已达8521.4万元,位列银行业罚单总额第三。
从处罚分布看,农业银行各地分支机构频繁暴露合规问题,涉及贷款管理、外汇业务、基础管理等多个领域,引发监管部门密集出手。
违规类型多样,处罚力度升级
10月以来,农业银行分支机构违规行为呈现多样化特征。10月21日,福州长乐支行因农户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履职不力,被罚款95万元;同日,长治上党荫城分理处因管理疏漏导致金融许可证遗失,被警告并罚款;10月20日,津东丽支行因违反外汇账户管理规定受到处罚。
更早的9月,西昌市支行和铜陵分行分别因违反货物贸易收汇规定和外汇登记规定,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32.81万元和34.43万元;8月,大理分行和迪庆分行因贷款“三查”问题合计被罚80万元;7月,金华分行因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等七项违规行为,被重罚295万元。
三大违规特征凸显内控短板
剖析近期处罚案例,农业银行违规行为主要呈现三大特征:
一是贷款管理问题突出,涉及贷前调查、贷后管理、资金流向监控等关键环节;二是外汇业务违规频发,涵盖外汇账户管理、结售汇业务等领域;三是基础管理漏洞明显,如金融许可证遗失、机构变更未备案等情况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实施“双罚”机制,既处罚机构也追究责任人。例如,北京分行因六项违规行为被罚380万元,6名责任人同时被警告或罚款;金华分行被罚295万元,3名管理人员同步受罚。

这种全流程、全人员的合规管理要求,反映出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务规范性的高度重视。

合规经营任重道远
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拥有覆盖全国的分支网络,但此次集中暴露的合规问题表明,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仍需加强。特别是在贷款管理、外汇业务等关键领域,亟需构建更有效的内控机制和问责体系。
随着金融监管持续趋严,合规经营已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必选项。对于农业银行而言,如何将合规要求真正落实到各层级分支机构,避免“上热下冷”的执行偏差,将是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的课题。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需从制度建设、人员培训、技术支撑等多维度发力,才能构建长效合规管理体系,应对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