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白银股狂欢:价格暴涨暴跌背后,超级周期来了吗?

时间:2025-10-28 11:05:17 来源:市值Observation 作者:市值Observation



文丨小李飞刀

2025年开年以来,全球白银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过山车行情。白银价格一度狂飙80%,创下45年新高,甚至在短期内盖过黄金的风头。然而,近几个交易日,白银价格却从高位重挫10%,引发全球市场剧烈震荡。这场剧烈波动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


▲COMEX白银走势图,来源:Wind

【史诗级逼仓:五十年后的重演】

白银市场的这场巨震,根源可追溯至一场自1980年亨特兄弟操纵事件以来最严重的市场危机。上世纪70年代,亨特兄弟通过大举买入白银期货,一度掌控了纽约商品交易所53%和芝加哥交易委员会69%的白银存单,持有白银现货量高达数亿盎司。他们通过逼仓手段将白银价格推升至50美元/盎司的惊人水平,但最终因监管干预而悲剧收场。

五十年后的2025年,全球白银市场再次上演了一场史诗级的逼仓大戏。十一假期以来,借助中国短暂供给中断的契机,海外多头资金集结推高白银价格,迫使空头纷纷爆仓离场。多头敢于如此大胆押注,源于对全球最大白银现货市场——伦敦市场的深度洞察:该市场库存极度紧张,流动性接近枯竭。

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伦敦白银市场库存已大幅下降三分之一,可自由流通的白银仅剩约2亿盎司,相比2019年高点萎缩75%。而每日白银市场交易量高达2.5亿盎司,库存应对实物挤兑的能力被大幅削弱。库存降至危险水平的背后,是供给跟不上需求增长、美国加征关税威胁导致白银流向纽约、以及白银ETF投资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场逼仓大战在短短四个交易日内,将白银期货价格从47美元/盎司猛涨至近54美元/盎司,导致大量空头砍仓出局。然而,随着伦敦现货市场紧张态势缓解(过去一周至少有1000吨白银从美国、中国流入伦敦金库),以及俄乌战场可能停火谈判的消息传出,多头选择止盈离场,白银价格在三个交易日内跌回47美元/盎司,跌幅超过10%。

【大周期未完:供需偏紧格局难改】

尽管逼仓风波暂时平息,但白银现货价格已与2011年创下的历史高位持平。从产业供需来看,白银长期处于偏紧状态。需求端方面,工业、珠宝首饰、银器分别占比58%、18%、5%。其中,工业需求中的电气行业占比达23%,光伏产业占比高达17%。

光伏作为新兴绿色能源,过去几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19-2024年,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装机量从119GW大幅增长至553GW,同期光伏的白银需求从2300多吨激增至6100多吨,贡献了近八成的需求增量。供给端方面,白银与铜等大宗金属一样,受到主流矿业企业资本开支低迷、优质矿山减少、矿石品位下降、开采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供给增长跟不上需求步伐。

因此,白银已经连续四年出现供应短缺,累计缺口达两万吨,库存持续去化。未来几年,这一产业层面的供需偏紧格局恐怕难以改变。此外,白银还具备一定的金融属性,扮演着黄金替代品的角色。从中长期来看,黄金、白银的价格趋势大体保持一致。如果黄金继续向上突破,白银大概率也会跟随。

近日,摩根大通发布报告预测,2026年黄金价格将突破5000美元/盎司,长期看多至6000美元/盎司。更有激进的投行远期看到一万美元/盎司。因此,白银的上行大周期可能还没完。

【涨价红利与高位减持:产业链机会与风险并存】

银价趋势性上涨为白银上下游产业链带来了丰收机遇。上游白银矿产龙头受益最为明显。截至2024年底,兴业银锡白银储量接近3万吨,约占中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八。最近三年,公司白银年产量从148吨持续提升至229吨,与公司其他锡、锌、铅等金属业务保持同步增长。

目前,兴业银锡拥有三座世界级矿山,包括银根矿业、布敦银根和银漫矿业,单体资源量均位列全球前六。按照公司远期规划,这三座矿山达产后,产量将比现有水平增长2.7倍以上。可见,兴业银锡白银业务将享受“量价齐升”红利。

此外,盛达资源的白银产能规模也位居国内前列。2024年,公司白银产量为139吨,后期目标将提升至200吨以上。白银产业链中游主要是冶炼和深加工环节,盈利水平受银价上涨的带动远不如矿产端。2025年上半年,兴业银锡、盛达资源、湖南白银、豫光金铅净利率分别为31.7%、11.4%、1.4%和2.2%,中游赚取的是加工费,属于低毛利制造业。


▲四大白银龙头净利率走势图,来源:Wind

在白银大涨风口下,以上四家企业股价均实现翻倍上涨,其中兴业银锡最大涨幅超过两倍。然而,股价狂飙之后,估值也水涨船高。截至10月24日,兴业银锡、盛达资源在股价回调两成后,市盈率仍高达37倍、42倍,而湖南白银更是超过100倍。

多家公司大股东的减持行动也印证了市场对高估值的担忧。其中,兴业银锡第二大股东国民信托、盛达资源原大股东海南华瑞达已于5-6月分别减持2.5亿元、3.6亿元。10月17日,湖南白银第二大股东郴州市国资控股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按照披露日收盘价计算,拟减持4.5亿元。

白银终究还是迎来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一个超级周期正徐徐展开。而那些业绩真正受益的白银龙头,股价短期跑得太快,自然面临动荡压力。但若拉长时间看,或许还远未走到尽头。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