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年入15.7亿不上市,帆软如何靠员工持股和利润共享成为软件界标杆

时间:2025-10-28 15:04:04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中国企业家杂志



将'永不上市,利润共享'八个字镌刻在办公区,向全员公开收入明细,这家被称作'软件界胖东来'的企业,如何用反常识逻辑打造出年营收15.7亿的商业奇迹?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

编辑|何伊凡 见习编辑|李原

图片来源|受访者

2025年开年,帆软CEO陈炎在全员大会上立下军令状:'对内提效30%,对外利润增长15%'。这个数字背后,是连续8年稳居中国BI市场占有率榜首的底气——2024年,帆软以15.7亿元营收刷新行业纪录,服务客户覆盖华润、蒙牛等359家中国500强企业。

在资本狂热的软件行业,帆软却保持着'三不原则':不融资、不上市、不996。这家拥有2000余名员工的企业,70%来自985/211高校,更以'员工5年内攒够首付'的承诺,成为无锡'丈母娘最满意企业'。

'要让顶尖毕业生主动投简历,让数据真正成为生产力,让员工靠自己的努力买得起房。'创始人薛爱华与陈炎的用人哲学,与靠价值观出圈的胖东来形成奇妙共鸣,被业界称为'软件界小华为'。



时间回溯到2006年,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陈炎在BBS上看到一则招聘帖。这个来自湖北大别山的经济学硕士,带着'编程水平不如同学,不如创业搏一把'的念头,与薛爱华等人在居民楼里开启了创业征程。他们开发的FineReport,精准解决了中国式复杂报表的痛点,却在工商注册时因15万实缴门槛陷入困境——首期仅凑齐3万元,剩余资金全靠客户预付款填补。

2008年的寒冬里,公司账户只剩2900元。但正是这段绝境,让团队迸发出惊人创造力。方正春元、许继电气、江苏省电信研究院等客户相继送来订单,2010年营收突破400万元,办公地从民居搬进写字楼。'每天干活都很开心,内耗极少。'陈炎回忆起那段纯粹的创业时光。

2013年总部迁至无锡的决定,暴露出帆软对人才价值的深刻理解:'在南京,月工资买不起一平米房;在无锡,普通员工三四年就能付首付。'这种'安居乐业'的理念,通过'共利金'制度落地——10%员工持股且比例持续扩大,'为更高比例同学提供领先收入'被写入公司使命。

在帆软,所有员工可实时查看公司销售收入,清楚知晓利润分配比例。陈炎的办公室与普通员工无异,他常乘地铁见客户、住汉庭酒店。'创始人拿太多钱,让所有人帮你打工,事业做不大。'这句话被制成标语,与'永不上市'并列悬挂在办公区。



公司设立的安全储备金制度更显独特:12个月生存期的资金存于银行定期理财,可随时支取。这种'反常识'的生存智慧,在2021年营收突破11.4亿元、海外收入超1亿元时得到验证。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数据挖掘产品的折戟,让陈炎意识到'不能骗客户钱'的底线。

简道云的崛起堪称经典案例。2015年,刚毕业的单兰杰带领团队扫街发现中小企业数字化痛点,用'拖拽式积木应用'打破技术门槛。这款产品后来与钉钉、企业微信深度整合,以33%市占率登顶中国零代码市场,成为帆软第二增长极。'客户教育我们产品要改良时,既尴尬又欣慰。'陈炎笑称。


帆软CEO陈炎在产品发布会现场

文化层面的创新同样大胆。借鉴华为'获取分享制'设计的'共利金'制度,每年拿出部分利润二次分配。2022年营收增长18%时,核心团队主动削减千万分红,将陈炎个人年终奖压缩至10万元。'同事吧'匿名论坛上,员工可随时'怼'CEO、批评制度,陈炎的智数大会演讲常遭'差评'。

这种平等文化渗透到每个细节:全员互称'同学',除财务外无独立办公室,预约会议室需排队。陈炎的管理哲学也在进化:'以前能把男生说哭,现在明白领导力是举着目标望远镜的同时,握着成长放大镜。'

在AI浪潮中,帆软推出'给基层问数'报表生成工具和'管理者数据看板'。'AI改变的是交互方式,不是底层逻辑。'陈炎清醒地认识到,数据质量与业务逻辑梳理仍是核心。每周都有大型企业前来取经,这家不追求规模扩张的企业,正用'不坑客户、利润共享'的信念,为中国企业提供另一种成长范本。


帆软创始人薛爱华在战略会议上发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