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李书福之子公司OneStar一星机器人:5个月速生速死之谜

时间:2025-10-29 15:03:15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中国新闻周刊

“富二代”创业失败案例屡见不鲜,但像李书福之子李星星创办的具身智能公司OneStar一星机器人这样“速生速死”的案例却并不多见。这家成立仅5个月的公司,在组建豪华团队、获得数亿元融资并发布产品后,却突然宣布解散,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据接近一星机器人高管的知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该公司确实已原地解散。这一消息令人震惊,毕竟一星机器人在短短5个月内完成了从组建到发布产品的全过程,堪称一场闪电式的兴衰。



李星星图/截图

豪华配置出场,却难逃速死命运

一星机器人虽然生命短暂,但其配置却堪称豪华。作为项目发起人的李星星,在投资和管理领域有着不俗的成绩。2022年,他以5.17亿元入主陷入债务危机的磷化工企业澄星,并在两年间带领其扭亏为盈,摘掉了ST的帽子。此外,他投资的晶科电子也在去年底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一星机器人的董事长潘运滨,一直是科技领域的管理者,曾担任吉利卫星板块总裁,现任吉利旗下半导体公司晶能微电子CEO。公司的科研团队同样星光熠熠,联合创始人、CTO丁琰是上海AI Lab的明星研究员,曾在Ford、Meta等机构从事机器人感知与控制研究。此外,公司还吸纳了国内顶尖大学的知名团队以及国际知名的FastUMI数采团队。

资本方面,一星机器人也迅速获得了响应。今年8月,公司官宣完成“亲友轮”融资,由来自吉利生态体系的曹操出行、晶能微电子等投资。9月,其又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投资者包括BV百度风投、同创伟业、银河通用、蓝黛科技、中新集团等。

在具身智能的热潮中,这样的阵容被外界寄予厚望。一星机器人也被视为吉利加码机器人的又一重要布局。然而,好景不长,种子轮融资仅一个月后,就有消息称一星机器人已原地解散。

战略重叠还是资金难继?解散背后原因探析

据未来汽车Daily援引内部人士消息报道,一星机器人突然解散的原因是“基于《台州宣言》(吉利控股战略转型文件)和‘一个吉利’的大整合策略,吉利认为一星和千里科技的定位有冲突,会存在内耗”。

公开资料显示,千里科技前身是吉利此前收购的力帆科技。去年底,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出任董事长,今年初公司正式更名。9月底,千里科技举办品牌发布会,提出“AI+车+机器人”的愿景,李书福亲自为这场活动站台。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表示,一星机器人与千里科技存在直接竞争关系,比如二者均瞄准具身智能的工业场景应用。他指出:“战略重叠确实是原因之一。在一星机器人传出解散消息的同时,千里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显然,在集团整体战略中,千里科技已被提升至更高的优先级。”

然而,在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看来,将一星机器人解散归因于吉利必须放弃一方的说法并不准确。他认为,核心的原因在于资金难以为继。“(人形机器人)这条路线过于漫长,需要很多的资金、很长的煎熬,面对很多的不确定性。这对于李星星来说,恐怕难以承受。”

具身智能赛道商业化困境凸显

张毅的观点折射出了当下具身智能赛道的共同困境。虽然商业化元年从去年喊到今年,但行业距离真正的商业化仍然很远。这并不意味着人形机器人卖不出去,相反,今年以来,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优必选均先后刷新了订单金额。

但综合国内外多份研究报告,目前全球大多数人形机器人仍主要应用于科研、展示和原型测试阶段,还没有哪款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张孝荣表示:“当前技术成熟度与规模化商业应用之间依然存在巨大落差,或者说,还没有真正落地。目前的产品主要是研究工具,而非生产力工具。”

张毅则更直白地形容,当前的人形机器人仍停留在“花拳绣腿”阶段。他指出:“无论是从零部件、智能程度、续航能力等软硬件角度考虑,还是从成本等经济角度来考虑,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成熟度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若要实现真正商业化,恐怕需要上百亿甚至千亿的资金与长期积累。”

在张孝荣看来,行业想要实现真正的产业化落地,必须跨越三道鸿沟:其一是成本,需要通过核心零部件的进一步国产化和规模化来不断降本;其二是通用性,当前具身大模型尚未成熟,机器人缺乏泛化能力;其三是工程化鸿沟,需要行业在系统集成度、稳定性、寿命和维护成本上向工业级标准不断靠拢。

今年7月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也对媒体谈及,目前具身智能尚未进入价格高昂但用户量较多的“大哥大时代”,更遑论“iPhone时代”。

简而言之,如今的具身智能创业,仍是一场烧钱买未来的游戏。这也就解释了,随着资本与流量的涌入,快速组队、空降明星科学家、高调融资为何能成为赛道常态。然而,一星机器人的骤然退场提醒着人们,这场游戏的入场券并不便宜,且拐点尚远。谁能抵达终点,谁又在下一秒就会被淘汰,实难预测。

作者:石塔克
编辑: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