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镇江产业蝶变:从醋都到重器之城的转型之路

时间:2025-11-01 14:07:28 来源:功夫财经 作者:功夫财经

2025年的镇江,江风依旧,但城市肌理已悄然蜕变。当人们沉醉于“天下第一江山”的千年诗意,或回味那一坛坛醇厚绵长的恒顺香醋时,这座长江与运河交汇的古城,正以大国重器锻造者的姿态,向世界宣告:镇江,正成为高端装备制造的新高地。

从“醋都”到“重器之城”,这不仅是产业标签的转换,更是一座城市在新时代坐标下的战略抉择。镇江以坚定决心与精准布局,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实现了一场静水深流却又波澜壮阔的转型。



重器崛起:高端装备制造的“镇江力量”

镇江转型最亮眼的注脚,莫过于近年来在重型制造业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依托沿江深水岸线与完备工业基础,镇江将目光投向技术壁垒高、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一批重量级项目相继落地,构筑起“大国重器”的坚实底座。在新能源装备领域,哈电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基地已在镇江投产。该项目新建重型厂房,专注生产大型抽水蓄能发电机组及核电定子,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达18亿元,不仅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关键支撑,更标志着镇江在清洁能源核心装备制造领域迈入全国前列。



在航空航天配套领域,航天海鹰成为国产大飞机事业的核心力量。作为中国商飞C919大飞机九家机体供应商之一,海鹰特材承担后机身后段、副翼、垂尾等近50%复合材料构件的研制任务,其自主特色的软模共固化成型技术达国内一流水平。目前,公司正全力推进C919批产及CR929宽体客机研制能力建设,“镇江造”已翱翔于祖国蓝天。



在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句容抽水蓄能电站这一国家电网“十三五”重点工程已崭露头角。总投资96.06亿元,拥有“世界最高抽水蓄能电站大坝”等多项行业之最,首台机组于2024年9月投产发电(目前6台机组已全部投产发电)。该工程每年节约14万吨燃煤、减排35.7万吨污染物,更带动本地高端机电产业链集聚发展。





这些项目的背后,是镇江对地理优势的深刻洞察——长江黄金水道提供物流便利,毗邻上海、南京的区位便于人才技术流动。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转型决心:从被动承接产业转移,到主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精准招商;从拼政策优惠,转向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产业生态、强化要素保障的系统性服务。这种“店小二”精神与战略定力的结合,让“投资镇江”成为高端制造企业的共同选择。



百花齐放:多元产业共绘发展新图景

重器担当是脊梁,百花齐放则是生机。镇江的产业转型并非单兵突进,而是多点开花、协同并进。

在新材料领域,航天海鹰不仅在航空复合材料领域领先,还将气凝胶、相变材料等尖端隔热保温技术拓展至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军民融合与跨界创新。

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方兴未艾。以西津渡为代表的千年古渡,2025年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集文化展示、非遗体验与夜间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文旅地标。而京畿路则通过改造升级打造“黄金走廊”,将清末民初历史建筑与新兴消费场景融合,引入张维凤糕团、87而遇咖啡等60余家特色店铺,累计11次被央视报道,成为城市更新典范。

生态保护融入发展基因。作为长江生态重要节点,镇江依托句容仑山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矿坑复垦形成的望仙潭,打造镇江唯一的矿坑潜水基地,并引入逸飞庄园、折光咖啡厅等文旅项目,实现生态修复与高端休闲旅游双赢。



当然,镇江的“老味道”并未消失,反而在创新中升华。中国醋文化博物馆由百年老字号恒顺醋业打造,集非遗传承、工业遗产保护与工业旅游于一体,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工业旅游区,是传统产业通过文化赋能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



结语:看见一个不一样的镇江

今天的镇江,早已不是单一符号可以定义的城市。它既有千年醋香沉淀的文化底蕴,更有大国重器锻造的硬核实力;既拥抱数字经济的浪潮,也守护着长江之滨的绿水青山。

从“老醋之城”到“重器之城”,镇江的转型之路,是一场关于勇气、智慧与远见的实践。哈电储能、航天海鹰、国网新源、恒顺、西津渡、仑山湖……这些响亮的名字,共同编织出一幅产业升级、文化复兴、生态宜居的壮丽画卷。它告诉我们,一座城市的生命力,不在于固守旧日荣光,而在于能否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勇于自我革新。镇江,正用遍地开花的产业实践,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时代篇章——这里,不仅酿造着生活的滋味,更在锻造着国家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