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俞敏洪宿命

时间:2025-11-12 15:27:47 来源:华商韬略 作者:华商韬略



文 | 华商韬略 长光

2025年11月6日傍晚,俞敏洪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则看似云淡风轻的声明,正式宣布孙东旭离开东方甄选。


▲来源:俞敏洪抖音

这位新东方创始人用他一贯温和的笔触写道:“东旭和我,是东方甄选的创始人。没有东旭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奋斗,就不可能有东方甄选的发展和今天。”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这位搭档的认可与不舍,甚至希望他“未来适当的时候回到管理岗位”。

回望这些年,俞敏洪似乎一直在努力为新东方培养和寻找“新船长”,但也只是在培养和寻找。

【01 孙东旭走了】

早在今年8月,市场就已传出孙东旭离职的风声。有投资者在社交平台爆料,称东方甄选管理层发生变动,孙东旭已多日未公开露面。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关注,2023年底的“小作文风波”后,孙东旭虽被免去CEO职务,但仍以“高级顾问”身份留在公司,他的去留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面对汹涌的舆论,东方甄选官方在8月22日晚间紧急发布声明进行澄清,明确表示“孙东旭老师在休假中,并没有离职”。声明还特别强调,自2023年12月职务调整后,孙东旭一直以东方甄选和俞敏洪顾问的方式工作,且与俞敏洪“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这份声明看似平息了外界的猜测,但细读之下不难发现,其中并未否认孙东旭已远离东方甄选核心决策层的事实。与之对应,东方甄选的股价一路下滑。到孙东旭确定出走之时,刚刚走出董宇辉阴影的东方甄选市值再度遭挫。

回过头看,那次休假更像是一场温和的告别序曲。三个月后的官方声明中,俞敏洪将孙东旭的离开归结为“个人原因”,并透露了一个关键细节:孙东旭是主动提出离开的,尽管俞敏洪曾尽力挽留,但这位并肩作战多年的搭档似乎去意已决。

孙东旭与新东方的缘分始于2007年。当时,刚从南开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孙东旭,加入了正如日中天的新东方,从天津新东方学校国外考试部教师,一路做到合肥新东方学校助理校长、西安新东方学校校长。在他2018年调回集团总部前,西安新东方学校业绩达到60%的增长,位列全国第三。

也正是在西安任职期间,孙东旭遇到了当时还是一名普通英语老师的董宇辉,并破格提拔董为高中英语教研组组长,为他争取到出国进修的机会,然后带他到北京,通过东方甄选出道。这段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也一度成为东方甄选的一段佳话。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俞敏洪和孙东旭之间。2019年,俞敏洪进行管理层调整,34岁的孙东旭被任命为新东方在线CEO。孙东旭后来在接受界面教育采访时称:“我当时感觉要被提升,但没想到给了我这么重要的一个岗位。”这份知遇之恩,让孙东旭始终对俞敏洪怀有深深的感激,包括遇到双减,孙东旭都坚定地选择了继续坚持,并在此后撑起了东方甄选的大旗。

然而,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

2023年12月,一场由小编评论引发的“小作文风波”,将东方甄选内部的管理矛盾彻底暴露在公众面前。孙东旭在直播回应中的处理方式引发广泛争议,并被董宇辉粉丝批评。事件不断发酵后,新东方免去了孙东旭的CEO职务,维护了董宇辉。

耐人寻味的是,虽然俞敏洪在孙东旭的离职声明中强调了很多有关孙东旭的内容,也对孙给予高度评价,但拥有社交账号的孙东旭却至今没有对此作出任何公开回应。他的个人社交账号更新停留在2025年2月,内容为东方甄选名誉权案件。

与自己一手培养起来并被寄予厚望的人挥手,这似乎已成了俞敏洪的宿命。

【02 俞式“散伙人”】

2013年,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电影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并尤其在创业者和企业群体反响强烈。

该片以俞敏洪创业后,如何与徐小平、王强走到一起,然后共同创业打拼并将公司推向美国成功上市的故事为原型,体现了一代中国创业者、企业家的追梦和逆袭之旅。

然而,电影播出之时的俞敏洪、徐小平、王强组成的新东方三驾马车早已散架,中国合伙人也早已成了中国散伙人。

俞敏洪与徐小平的关系也可谓是爱恨交织。

2010年,徐小平在给俞敏洪的信中痛陈新东方面临五大危机:营销方式落后、兼并收购不力、对管理层缺乏制约、产品和精神思想都缺乏创新。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质问:“新东方上市以来,你能给我再举出一条激动人心的新口号与新思想吗?”

俞敏洪曾多次公开表达“上市后悔论”:上市让新东方从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机构变成了一个被数字和财报驱动的公司。创立真格基金,成为知名投资人后,徐小平曾犀利评价俞敏洪的“后悔上市”论:“侮辱了全天下的投资人,也侮辱了全天下的创业者”。但与此同时,他仍然认定俞敏洪是“知己、兄弟”。

三驾马车散架没多久,新东方再次意外地人事地震。2014年1月13日,新东方董事会发布公告,同意执行总裁陈向东辞去职务,新东方的团队问题也再被业内外瞩目。

陈向东1999年加入新东方,从教师一路晋升至执行总裁,曾被俞敏洪称为“新东方变革最合适的人选”:“他比较有创新变革能力和执行力,把一件事情推下去能力更强。我会顾及很多人的面子和感受,但陈向东不会,他即使知道对方有障碍,还敢于推动。”

2010年陈向东成为新东方执行总裁后,俞敏洪还曾逐渐脱离日常运营事务。彼时,俞敏洪正为互联网冲击传统线下教育业务而焦虑,就在他公开表示“宁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愿死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的转型关口,这位被他寄予厚望的改革执行者却在次年选择离开。

比徐小平等合伙人散伙更刺激新东方的是,陈向东离职后,快速创办跟谁学(后更名为高途集团),主攻在线教育,不到一年融资5000万美元,与新东方直接竞争。2019年6月6日,跟谁学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且市值快速超过新东方。

陈向东离开之后,新东方首先是遭遇诸如跟谁学等线上教育的降维打击,然后又遇到教培行业的监管纠偏,一度陷入生死之战。

艰难时刻,俞敏洪亲自下场把握直播机遇,并成立东方甄选,从布局农业开始,向电商业务转型,最终依靠孙东旭带着董宇辉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然后,就在东方甄选最红火之际,俞敏洪这位老革命再次遇到了老问题。

2023年12月,如日中天的东方甄选突发“小作文风波”,孙东旭和董宇辉的矛盾成为关注焦点,而董宇辉的大量粉丝则对俞敏洪及孙东旭“兴师问罪”。


▲2023年“小作文风波”,来源:东方甄选

流量压力之下,俞敏洪选择了保住台前的董宇辉,罢免了幕后的孙东旭。他专门为董宇辉成立公司,给予董宇辉报酬追加,在直播中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来形容自己与董宇辉的关系,而孙东旭则被他称为“小兄弟”。

但俞敏洪的妥协并没有留住董宇辉。

仅仅半年多后,2024年7月,董宇辉就以7659万元的作价带走“与辉同行”,正式独立运营。俞敏洪在股东会上坦言:“两家直播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董宇辉离职次日,东方甄选股价暴跌25%,市值一夜蒸发近百亿。更让俞敏洪感到压力的是,灰豚数据显示,在10月9日—11日的首播中,独立后的与辉同行直播间累计吸引超7000万人次观看,销售额突破3亿元。10月9日—10月31日,该直播间累计销售额已超18亿元。其中,董宇辉参与的7场直播,销售额均破亿元。

再然后,东方甄选开始努力强调自己不靠网红而靠深耕产品和供应链的发展逻辑,而对产品和供应链布局居功至伟的孙东旭则开始重新出现在东方甄选。

但,不到1年的时间,历史再次押韵,孙东旭也走了。从他8月传出离职传闻起,东方甄选市值已经跌超200亿港元。

除了这些核心高管,这些年,新东方还走出了罗永浩、李笑来、刘冲、罗翔等众多知名人物,且离开的不少人都对新东方、俞敏洪感情复杂。

罗永浩在离开新东方后创办锤子科技,后来转型直播带货,与东方甄选形成直接竞争关系。他在董宇辉离职后调侃道:“如果这会儿还能再派一个超级主播给东方甄选,那唯一的解释就是老天有把柄在俞老师手里。”

俞敏洪对这些,恐怕是感情更加复杂。

【03 孤独的船长】

纵观新东方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俞敏洪似乎始终在重复一个模式:努力培养接班人,依依不舍送走接班人,然后自己接着干,然后再培养,再送走。

2002年,俞敏洪将陈向东派往武汉筹建新分校,他一手将武汉新东方打造成集团内利润率最高、业绩最好的分校之一。2006年,陈向东开始担任集团高级副总裁;2010年,俞敏洪进行权力调整,将职能部门权限下放给陈向东,由他出任执行总裁。这次调整后,周成刚等副总裁都向陈向东汇报工作,俞敏洪似乎有意逐步退居二线。

但最后,陈向东离开了。

类似的剧情在孙东旭身上再次上演。

2018年冬天,俞敏洪对孙东旭说:“东旭,可能要考虑让你出任新东方在线CEO。”当时孙东旭刚从西安调回集团不久,这个任命让他感到意外,也非常感激感恩。

他后来回忆道:“俞老师说要一起把新东方在线推上市。这背后饱含了俞老师对我以及对这家公司的期待,因为他应该是相信我能把这家上市公司给做好。”

2021年,新东方决定将新东方在线转型直播电商后,孙东旭更是被赋予重任,而孙东旭也不负所托,从构建供应链到打造董宇辉,最终趟出一条成功之路。

但,孙东旭也走了。

新东方的管理,似乎也成了铁打的俞敏洪,流水的CEO。

2014年陈向东离职后,俞敏洪亲自接管业务;2023年孙东旭被免职后,他兼任东方甄选CEO;如今孙东旭离开后,他再次全面接管日常运营。

孙东旭离职后,俞敏洪和他曾经的心腹爱将们的往事再次引发热议,很多人都在讨论,他为何一次次遭遇这样的“出走”,甚至是背刺。

尤其董宇辉和孙东旭,他似乎是用尽了力气去留住董宇辉,但董宇辉走了,董宇辉走后,他也应该是用尽力气去留住孙东旭,但孙东旭也走了。

谈到管理,人们往往会强调恩威并济一词,既要有春天般温暖,也要能秋风扫落叶,杀伐果断。俞敏洪曾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书中写道:“我比较软弱,不愿意跟别人硬碰硬;有的时候不能坚持原则;还容易过分宽容。”

世界有其残酷的一面。或许,这位总在培养人,却总在关键时刻被“背刺”的老船长,不但需要下决心建立起一套不依赖他个人的用人体系,也更需要让个人更加杀伐决断,而不是做个试图在原本就不可调和的世界讨好所有人的好好先生了。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