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2000亿龙头“掌门人”,教给我3个成事道理

时间:2025-11-12 17:24:22 来源:正和岛 作者:正和岛

作 者:孙允广 正和岛内容总监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前不久,正和岛案例探访去了青岛,拜访了海信董事长贾少谦先生。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位2000亿中国家电龙头的掌门人,竟是如此的儒雅、谦和。

贾少谦是山东人,有山东人那种特别朴实、真诚的性格,他是1972年出生,97年加入海信,一路稳扎稳打走上来的,其实这在国企里年龄并不算大。


访谈画面:左一,海信董事长贾少谦;右一,正和岛内容总监孙允广

在跟贾总交流中,有3点特别打动我,我想这是一个人干一番事业特别重要的三种能力。

第一个是,非常Open的开放精神,向全世界任何优秀的人去学习,哪怕他是你的竞争对手。

90年代时候,海信向日本索尼、松下去学习,因为当时索尼在显示技术上是一个特别强大的企业,海信就认真地研究、对标。2000年千禧年时候,韩国企业崛起,海信就向三星、LG去学习。今天的海信向所有的先进企业学习,包括同城的海尔,国内的美的,还有互联网企业像腾讯、阿里等。

这其实就是“看人之长”。

贾少谦说:“闭门造车是成不了大企业的。我们既开放地学习,也坚持自我成长。”


海信国际中心

大道相通啊,其实任正非也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我们要有更高的追求,就是要向一切先进学习,拜一切能人为师,不断提升自己。

无论是公开演讲,还是私下交流,贾少谦从不回避同样作为“青岛双子星”的海尔,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你怎么看待你的竞争对手,是一个企业家的格局与境界。

任正非在最受美国打压的时候,一直说要向美国学习,华为从来都承认高通、爱立信、诺基亚等企业在芯片和5G领域有很多优秀的地方。

伟大的对手仿佛“量子纠缠”,都是相互学习,相互竞争。2019年,奔驰CEO迪特·蔡澈当时退休,宝马做了一个致敬的短片,说:“感谢你,为这么多年鼓舞人心的竞争”。并且配文——“奔驰一生,宝马相伴”。其实当时奔驰也回应了,非常艺术,把这句话反了过来,“宝马相伴,奔驰一生”。


贾少谦讲得第二句话,非常震撼。他说,在海信讲质量就是讲道德。

海信有质量的7条军规,质量是不能打折、不能讨价还价的,是要像军规一样去坚守的。


质量其实很多企业都在讲,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一个企业家说“把质量与道德放在同样的高度”。

因为道德是非常崇高的。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终生持久地仰望: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后来这句话被极简翻译为:“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质量是写在人心中的,是被消费者用钱这种“选票”所认同的,也是唯一能够穿越时间的。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相关统计,大概有107家电视机厂,今天(名单中)活下来的只有海信和长虹。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都离我们远去。有名的像我们童年记忆中的牡丹电视、熊猫电视,上海的金星电视,还有北京牌电视、厦华电子等。

今天很多企业都在讲“降本增效”,其实比“降本增效”更重要的是——你要真正找到那些能够穿越时间,让你坚守不变的东西。

第三点让我感受深刻的是,贾少谦身上的Day one精神。

这是亚马逊贝佐斯的一个观点,硅谷很多大厂都奉为圭臬,就是说你的每一天都要保持创业第一天那种状态,保持一种探索欲和危机意识,要有快速迭代的能力。一旦你进入到“Day Two”之后,就很容易保守僵化。

我在海信的时候,发现他们很多办公室都是用科学家名字命名的,比如电视机发明者英国科学家贝尔德、信息论的香农、计算机之父图灵、还有人工智能之父的马文·明斯基等。

这种对技术的崇拜和对科学精神的尊敬,刻在海信的基因里。

也正是因为这种基因,海信始终保持了一种探索欲。


2005年,海信成功研发中国首颗数字视频处理芯片

就像当年海信做激光电视,从0到1用了7年,芯片研发用了5年。在当初投入那一刻,谁也不知道未来能不能成。还有当年很轰动的事件,收购日本东芝电视。东芝电视大名鼎鼎,在老一辈人心中那是“封神级”的产品。但当时东芝电视因为经营不善,连续亏损了9年,日本的电子产业可是世界级的,很多人不相信海信能把东芝电视挽救过来,结果海信用了15个月就让东芝电视实现了盈利。

贾少谦说,战略本身就是选择,而选择本身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我们都是在寻找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他认为,抉择时唯一需要考虑的风险点,就是底线思维。如果我失败了,会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凡是不影响生存的,就应该大胆决策,因为战略选择就是如此。不是每一份投入都有回报,但要用投入的思想去对待产业,产业才有可能发展,企业才能强大。

这其实是构建一种“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排版 | 薯条

审校 | 豆汁儿 主编 | 孙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