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汉堡王中国业务“卖身”,近两年中国门店减少约250家,全球增速放缓

时间:2025-11-12 17:54:09 来源:红星资本局 作者:红星资本局

红星资本局11月12日消息,汉堡王中国业务近日“花落”CPE源峰,其将与汉堡王母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下称“RBI”)成立合资企业“汉堡王中国”。CPE源峰将向汉堡王中国注入3.5亿美元的初始资金,交易完成后将持有约83%的股权,RBI保留约17%的股权。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两年来,汉堡王中国门店关闭约250家。今年2月,RBI宣布与原汉堡王在华特许经营商完成交易,由此完成对汉堡王中国的全资控股。从6月起,RBI先后引入4位中国连锁餐饮集团前高管,启用本土团队来主导转型。

11月11日,业内专家告诉红星资本局,汉堡王在华的门店一直没有量的突破,主要原因是在行业竞争中陷入被动的局面,上有麦当劳、肯德基,下有华莱士、塔斯汀,还有迅速崛起的中式快餐品牌,汉堡王存在感不高,本土化深度不足。


资料图 图据视觉中国

近两年门店减少约250家

去年福建多家门店关闭引发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汉堡王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较连锁快餐品牌肯德基、麦当劳分别落后18年、15年。起初,汉堡王在中国的扩张速度并不快,2012年起,通过与土耳其食品投资集团TFI合作,汉堡王在中国市场加速发展,门店从63家一度扩张至2023年底的超1500家。

但近两年,汉堡王门店数持续减少。据官网最新披露数据,目前汉堡王门店数约为1250家。也就是说,汉堡王两年时间门店减少了250家左右。对比来看,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10月18日,肯德基在营门店有12119家,麦当劳在营门店有7986家。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去年11月初,汉堡王位于福建的多家门店相继关闭。汉堡王中国方面曾透露,这是与当地一家加盟商结束合作导致门店调整。该区域加盟商则表示,关店主要是因为汉堡王门店销售额不断下滑,亏损严重,受塔斯汀、华莱士等品牌门店的冲击较大。

红星资本局此前曾报道,2024年,北京、上海、安徽、重庆、洛阳等地均有汉堡王门店闭店,其中上海、安徽的门店开业均近十年。彼时,汉堡王中国回应称,属门店正常运营调整,公司同时也在开设新门店。

彼时有汉堡王前加盟商告诉红星资本局,他的店是2023年开的,在2024年9月闭店。“汉堡王运费、设备、食材成本都很高。9.9元的汉堡,原料成本就有5.65元,还没包括纸、酱料等材料的成本。”该前加盟商透露,他的店铺在刚开业时,月销售额约为40万元,到2024年7月、8月,月销售额不到15万元。对于销售额下降的原因,其表示,主要是因为客流量减少和客单价下降。

“汉堡王的产品一直在坚持高品质,但价格上没有优势,在餐饮平价化、追求质价比的当下很难突破,汉堡王需要解决产品创新、促销推广、跨界联名、成本控制、供应链效率等问题,才能与新生代消费者建立联结。”11月11日,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食品及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告诉红星资本局。

林岳认为,汉堡王在华门店数量一直没有量的突破,主要原因是在行业竞争中陷入被动的局面,上有麦当劳、肯德基,下有华莱士、塔斯汀,还有迅速崛起的中式快餐品牌。在这个包围圈里面,汉堡王的存在感不高,本土化深度不足,缺少营销上的创新,社交媒体上品牌声量不够,所以关闭盈利情况不佳的门店是自救的举措。

今年2月以来加速本土化进程

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重回增长

今年2月,RBI完成对汉堡王中国的近100%控股后,曾实施一系列战略调整,包括任命本土人才组成管理团队,关闭部分选址及运营不佳的门店等。

6月,RBI宣布任命陈玟瑞(Danny Tan)为首席执行官副手,并兼任首席供应链官,薛冰(Charles Xue)出任汉堡王中国新设立的首席变革官之职。公开资料显示,陈玟瑞曾担任百胜中国首席供应链官,薛冰曾任麦当劳中国的新增长营销副总裁。

9月,RBI披露任命曾在中国头部连锁餐饮集团担任高管的范军担任首席运营官,任命拥有丰富餐饮零售行业经验的李佳担任首席信息官。

汉堡王中国称,本土管理层驱动二季度业绩增长超预期。据深圳商报报道,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汉堡王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开始下滑,过去六个季度的降幅分别为3.7%、20.7%、21.3%、24.2%、13.8%、5.8%。到今年第二季度,这项指标由负转正,录得2.2%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汉堡王中国业务的接收方CPE源峰自创立以来持续深耕连锁消费服务领域,相关领域投资金额累计约100亿元,先后投资了包括蜜雪冰城(02907.HK)、爱尔眼科(300015.SZ)、老铺黄金(06181.HK)、泡泡玛特(09992.HK)、美丽田园、雍禾植发、丝域养发在内的多家企业。

根据整体规划,双方计划将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门店规模从目前的约1250家,拓展至2035年的4000家以上,并实现可持续的同店增长。

11月11日,对于门店调整与未来规划问题,红星资本局向汉堡王中国媒体邮箱发去采访问题,截至发稿暂无回复。

汉堡王全球增速放缓

专家:本土化仍存在巨大挑战

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认为,汉堡王在中国有明确机遇。西式快餐市场认可度高,麦当劳、肯德基及华莱士、塔斯汀等品牌的火爆,证明了汉堡、薯条等品类的市场潜力;同时其作为美国老牌连锁品牌,全球门店规模大,在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具备基础优势。

“不过,汉堡王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一方面要应对国内外品牌的全面竞争,从高端到大众消费层级,均有强势对手布局;另一方面,其在人力资源、资金、加盟模式拓展、市场定位,以及人员、决策、原料、企业文化等全方位本土化上,都存在巨大挑战。”李维华表示。

据汉堡王官网介绍,RBI是全球最大的快餐公司之一,系统内年销售额接近450亿美元,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超过3.2万家餐厅。RBI旗下拥有四个全球知名的快餐品牌——天好咖啡、汉堡王、POPEYES和FIREHOUSE SUBS。其中,汉堡王成立于1954年,是全球第二大快餐汉堡连锁店。

据RBI年报数据,汉堡王在2022年至2024年的系统销售额分别为107.47亿美元、114.74亿美元、114.84亿美元;全系统销售增长率分别为2.8%、6.9%、0.2%,在去年增速放缓。

2024年,汉堡王中国的收入排名第八,系统销售额约7亿美元,单店平均年销售额约40万美元。对比其他市场,汉堡王中国的单店收入较低,汉堡王法国单店平均年销售额约380万美元,汉堡王韩国则是120万美元。


截图自RBI年度报告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周怡

编辑 余冬梅

审核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