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专访王昕丨重新定义好招商:建立融招养系统,加速企业迈向头部!

时间:2025-11-12 20:26:28 来源:商界 作者:商界

“创业是一场修行,我们在这场修行中修炼自己,成就他人。允许业绩波动,允许市场下滑,允许一切发生。唯一不能变的,是持续的利他之心。”

商业世界里,有人追逐风口,有人深耕底层逻辑,王昕属于后者。

在招商领域扎根二十余年,她始终和企业站在一起。从最初逐个为各大品牌赋能招商,到连续五届操办“1218全球招商节”,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招商从不是流量游戏,而是一场关于价值共生的长期修行。

当多数企业还在琢磨“怎么把货卖出去”时,王昕已把目光转向“怎么让更多人帮你卖货”。看似简单的思维转换,踩中了中国商业从个体经营迈向系统化扩张的关键节点。

“人最怕的不是失败,是迷茫。你不知道往哪儿使劲,也不知道路在哪儿。”— 这句话揭开了她二十多年的招商从业心路。



破壁招商本质

二十多年前,王昕初入招商领域时,行业还停留在“开会喊口号、收保证金、发货收尾” 的粗糙模式。她总觉得招商不应该只是卖货,是帮人创业。

从“卖货思维”转变到“造船思维”,重新定义企业增长的底层逻辑,她认为,真正的招商是找对创业者。要让代理商、加盟商这些“船”帮你把货卖到更远的地方,你得先教他们怎么开船、怎么避开风浪、怎么安全靠岸。

在传统认知里,招商总和“甩库存”“搞会销”画上等号。多年探索,王昕给出了不同答案:“招商的本质是利他,是借力,更是效率与成本的平衡。”

她常提起一个让业内印象深刻的案例:某凉茶品牌从单店经营转向全国招商后,年营收直接从百万跃升至亿级,而竞争对手还困在“老板亲自跑市场”的低效模式里。这背后,正是招商思维与卖货思维的本质差异。

采访中王昕强调招商能够成功的四个核心要素:招商认知(为什么招)、招商系统(怎么招)、招商铁军(团队如何培养)、获客能力(如何盈利)。有两组对比能印证她的观点:某电动车品牌靠300个标准化渠道的全国布局,三年内做到了百亿元营收;而另一家产品相近的品牌,却因渠道网络薄弱始终徘徊在行业边缘。在渠道为王的时代,招商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在她看来毋庸置疑。

国内早期创业者,大多是制造业出身,练就了过硬的生产功夫,可如今“有好产品不一定有好生意”,关键要看谁能搭建起强大的销售网络。

“中国老板是全世界最会做货做产品的,现在要补的是渠道课”,这是她一直坚持推广招商理念的原因—帮那些有好产品的企业突破规模瓶颈。

在实践中,王昕团队从为各品牌招商赋能到开创性的搭建“1218全球招商节”这一平台,累计为数千家企业提供资源对接服务。某食品品牌负责人至今记得:“在市场剧烈波动的时期,招商节不仅让我们拿到了订单,更重要的是重新树立了行业信心。”这种“利他”的底层逻辑,正是平台能持续吸引企业参与的核心。

有次演讲,她临时问台下老板“你们公司有招商部吗”,90%的人都摇了头,她无奈:“这就是很多品牌做不大的原因。”

让每个创业梦都被看见

回想2019年,那时市场低迷,学员们满是迷茫,王昕决定办“1218 全球招商节”,想做点事给大家添点希望。第一届招商节她提出了“中国招,招全球”的理念并沿用至今。

当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时,她笃定:“未来一定是世界大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世界品牌走进中国。”

最初办节,她花钱请嘉宾、找场地,就想给学员搭个台子—学员只需带项目来,要么上台路演,要么在台下对接资源,她希望好的品牌能被更多人看见。

一场招商节,不止于成交,更在于点燃希望。“很多人说,你图什么?”面对疑问,王昕的答案很简单:“图的是他们能活。” 接下来几年,外部挑战接连不断,不少人劝她取消活动,可她没答应:“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给人希望。至少有人和他站在一起,心里就有了点光。”

那几年里,招商节就像一盏灯。有人在现场找到合作伙伴,有人拿到了投资,还有人只是听了一场演讲,就重新燃起“再拼一把”的念头。

王昕说,要找的就是那些“认命人里的不认命者”,扶上马再送一程。在品牌赋能上,王昕独创的“超级门店”理念正在重塑实体商业。某家居品牌靠“服务+社交+直播+裂变”的四维模型,让单店坪效显著提升。

这种从个体赋能到系统升级的理念,正延伸至更广阔的商业生态。第六届招商节,她把主题定为“迈向头部,永续经营”。“迈向头部”指引企业超越生存,通过创新、渠道、品牌与全球化,在竞争中构建优势,力争成为行业标杆。而“永续经营”则倡导超越短期利益,融入可持续理念,打造利益共同体,确保基业长青。

据了解,新一届招商节将从政策解读到资源对接,从标杆案例拆解到实战工具赋能,一步步帮企业从“活下去”走向“活得更好”。



从“招得到”到“养得活”,招商的下半场是长期主义

在流量为王的年代,王昕坚持反常规打法,推崇“融商·招商·养商”三位一体招商系统,用梦融商、用利招商、用心养商,加速企业迈向头部,早日实现“中国招,招全球”的目标。

她发现很多品牌招商时势头很猛,可“养”不住加盟商:门店开业冲向巅峰,之后迅速衰败。老板一门心思忙着招商,却忘了如何养商。王昕直言“招商的道,是成人达己。你帮别人成功,自己才能成功。”

在她看来,服务是根本。“胖东来为什么火?因为它不只是卖货,而是在换人心。” 她常说,未来的实体店一定是“超级门店”。

“选商比招商更重要”,这也是王昕一直强调的。要选那些有资源、有认知、有团队的“强商”。“麦当劳、肯德基对加盟商都有要求,为什么你不行?”她反问,“成功是选择出来的,人对了,一切才对。”

这些年,王昕见过太多失败案例:有些老板招商后现金流暴涨,就开始盲目扩张,最后精力分散,主业也垮了。“钱一多,心就乱”她感慨,“真正的考验,是守住初心,不做机会的奴隶。”

她也见过不少创业者,懂手艺、有技术,可不懂怎么把经验系统化,只能埋头干,一辈子守着一个店、一个厂、一个作坊。“你要把经验变成系统,教给别人,要让别人也优秀才行。”

深耕行业这些年,王昕始终没停下对商业本质的思考。她提出的“招商三问”,如今成了很多创业者的共识:“你能否帮同路人提高认知?你能否帮助追随者实现创富梦?你能否让消费者通过产品实现美好生活?”

成就他人者,终成其大

二十多年招商生涯,王昕始终抱着一个信念:招商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交,是成就他人。

她辅导过的品牌不计其数,从非遗传承人到代工厂转型者,从区域小品牌到全国连锁企业,覆盖多个行业。她坚信,中国中小微企业是值得被关注的群体—每个企业背后,都连着无数员工、家庭和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是在完成一份事业” 王昕说,“积德不是品德的‘德’,是‘得’。帮助别人得到,自己才会有德。”

现在,一本关于招商学的教材已经初步完成,她想把自己的经验系统化,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王昕坦言,未来的招商生态会属于那些会“融招养”的品牌—能融资源、能招强商、能养门店。而她还会继续在招商节的舞台上为创业者点灯。

对王昕来说,招商的本质从来没变过,就是“让创业者的梦想照进现实”。在第六届“1218全球招商节”上,她会带来新的年度演讲,有干货分享也有最新的商业洞见。这份初心,正是大商之道招商产业集团持续深耕招商生态的底层动力。

作为招商节的发起方,大商之道招商产业集团由王昕担任首席导师,定位于全球品牌招商实战领先平台,专注于推动企业招商增长与产业招商引资。集团以“成为跨世纪的世界级招商产业平台”为愿景,秉持“传承大商精神,助力千万企业实现招商增长,赋能地方产业升级”的使命,坚持“修利他之心,行大商之道”的企业精神,践行利他、诚信、正直、简单、高效的核心价值观。届时,集团将为参会品牌提供招商赋能、产业赋能、渠道赋能、品牌赋能及数字赋能等全方位专业服务。王昕预测,未来五年是招商的黄金窗口期。“3~5年的战略布局决定了中小微企业未来30年的发展,早招商、早引领。”

采访结束时,王昕说:“对于企业家和创业者而言,要把创业看作一场修行,我们在这场修行中修炼自己,成就他人。允许业绩波动,允许市场下滑,允许一切发生。唯一不变的,是持续的利他之心。”

成就他人者,终成其大。这句话,正是她二十多年招商路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