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范建
在A股市场整体走强的背景下,公牛集团(603195.SH)却因一则减持公告引发市场震动。公司刚完成2.5亿元股票回购,大股东阮学平便抛出约16亿元的减持计划,导致股价持续承压,投资者对这家行业龙头的未来充满疑虑。
作为国内排插领域的领军企业,公牛集团近期股价表现与大盘形成鲜明对比。当多数个股享受牛市红利时,公牛股价却持续走低,甚至有投资者在股吧调侃:'公牛是锻炼投资者心理承受力的最佳标的'。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今年上半年出现营收利润双降,给市场蒙上一层阴影。

10月10日,公牛集团披露公告称,实际控制人之一阮学平因自身资金需求,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3617.18万股,占总股本2%。按当日45.15元/股收盘价计算,拟减持市值超16亿元,减持期限为2025年10月31日至2026年1月30日。
目前,阮学平持有公司14.13%股权,为第三大股东并担任副董事长。其兄阮立平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直接持股16.13%。控股股东良机实业持有53.82%股权,兄弟二人通过一致行动人关系直接和间接持有84.76%股份。这些股份主要通过IPO前及上市后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东解散非交易过户等方式取得。
这并非阮学平首次大规模减持。2023年7月,其曾以91.40元/股的价格减持1779.19万股,套现16.26亿元。两次减持均以'自身资金需求'为由,且上市以来阮氏兄弟从未通过质押股票融资。公司累计分红超百亿,其中超8成流入兄弟二人腰包。工商资料显示,阮学平还在20余家企业有投资或任职,涉及投资基金和地产领域。
作为排插行业绝对龙头,公牛集团上市后市值多次突破千亿,但也屡遭波动。2021年5月,因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市值两天蒸发超50亿元。同年10月,公司因与经销商达成固定价格协议被罚2.9481亿元。
为稳定股价,公司多次实施回购。今年6月至9月18日,公司完成新一轮回购,实际回购503.60万股,占总股本0.28%,使用资金总额2.5亿元。然而回购期间股价不涨反跌,从6月51.22元/股高点跌至9月43.74元/股。更令投资者意外的是,在回购刚完成时点,大股东便抛出减持计划。
这种'回购护盘+减持套现'的组合操作并非首次。2022年底,公司曾以143.30元/股均价耗资2.15亿元回购,股价刚进入上行通道便被阮学平大规模减持打断。
诞生于'中国排插之乡'浙江慈溪的公牛集团,1995年由阮立平创立。当时市场呈现进口产品价格高昂、国产品牌质量参差的局面。公牛以质量和安全为核心,2001年便成为国内市占率第一的排插品牌。1998年,阮立平首创按钮式开关排插设计,该设计被行业广泛采用至今。
经过30年发展,公牛已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110多万家终端网点,线上渠道在天猫排名第一。公司业务从排插扩展至墙壁开关(2007年)、照明(2014年)和新能源充电桩(2021年),形成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新能源三大板块。
多业务布局推动业绩快速增长,营业收入从2019年突破百亿增至2024年168.3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3.04亿元增至42.72亿元。但今年上半年业绩出现拐点,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60%,归母净利润下降8.0%,为近五年首次双降。第二季度降幅更大,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7.37%和17.16%。
分业务看,核心的电连接和智能电工照明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6.62亿元和40.94亿元,同比下滑5.37%和2.78%。仅有新能源业务同比增长33.52%,但3.86亿元的营收规模尚不足以支撑基本盘,且增速较上年同期的120.22%大幅下降。
面对股价波动和业绩压力,投资者更关注的是这家行业龙头能否重拾增长动能。在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需求变化的背景下,公牛集团的转型之路仍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