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重庆三峡银行:通过法拍A股房企股权变现2.5亿,5.8亿不良贷款待追偿

时间:2025-10-21 11:14:06 来源:密探财经 作者:密探财经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近日,A股上市房企ST中迪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其控股权即将易主,而这一变动背后,竟牵出了知名城商行——重庆三峡银行因巨额贷款逾期而面临的困境。

据悉,中迪投资的控股股东广东润鸿富所持有的7114.4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77%)已被半导体私募公司深圳天微投资以近2.55亿元的价格通过法拍成交。这笔被法拍的股权是广东润鸿富创的全部持股,一旦股份过户完成,中迪投资的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将发生变更。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润鸿富创在2022年初才从中迪禾邦老板李勤手中接过中迪投资的控制权,如今却不得不拱手让人。

此次法拍的源头,可追溯至中迪投资旗下的重庆中美恒置业。2019年,该公司向重庆三峡银行江北支行借款7.5亿元,连带担保方正是广东润鸿富创。然而,如今的中迪投资已沦为ST股,面临退市风险,其经营和财务状况堪忧。对于贷款行重庆三峡银行而言,能够尽快变现的资产,也就只剩下这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尤其是其控股权,自然颇具吸引力。

截至今年10月,重庆中美恒置业对重庆三峡银行江北支行仍有借款本金、利息等合计约5.83亿元未偿付。这笔巨额不良贷款,无疑给重庆三峡银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回顾过往,中迪投资的前身绵世投资在2018年初斥资500万元收购了重庆中美恒置业100%股权,取得了重庆两江新区北部新区人和组团的两宗商业用地,并将原定打造的“中美恒广场”更名为“两江·中迪广场”。然而,好景不长,该项目如今也陷入了困境。

今年5月,中迪投资曾披露旗下重庆中美恒置业正在与重庆三峡银行就银行贷款进行谈判。同时提到,“两江·中迪广场”作为重庆市两江新区的“两久项目”,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计划在2025年内复工复产,公司也将积极寻求支持和协助。然而,不到半年时间,重庆三峡银行似乎已等不及了,直接选择了将中迪投资控股股东的控股权拍卖变现,以“落袋为安”。



无独有偶,去年底,重庆三峡银行九街支行也曾涉及重庆中美恒置业的不良债权,本息合计5.01亿元(本金约4.6亿元),最终以底价约2.84亿元对外转让。至于是否“打骨折”卖掉,目前尚不得而知。据悉,该笔不良债权的连带担保方包括中迪禾邦、中迪投资、广东润鸿富创、李勤等,且重庆中美恒置业名下的两江中迪广场B地块用地及在建工程、安岳中迪广场约4.7万方商业及车库、重庆中美恒置业100%股权均作为了质押担保。

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重庆三峡银行仅有两家支行曾向中迪投资旗下的重庆中美恒置业共计放贷12亿元,但最终却沦为了不良贷款。这无疑给银行敲响了警钟。

截至去年底,重庆三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升至1.66%,较上年底有所反弹。不过,其拨备覆盖率较上年底上升了38.52个百分点至202.25%,说明银行在应对不良贷款上升风险方面的防御能力有所提升。

截至今年6月底,重庆三峡银行的总资产约为3607.17亿元,较上年底增加了246.6亿元,增幅达7.3%。其资本充足率为12.2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7%,分别较去年底上升了0.52和0.5个百分点,这得益于今年6月发行的35亿元永续债。然而,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却为9.04%,较去年底下滑了0.31个百分点,显示出近年来持续下滑且承压的态势。

今年上半年,重庆三峡银行实现了营收接近28.57亿元,同比增加2.05亿元,增幅达7.73%;对应净利润为8.79亿元,同比增加0.75亿元,增幅为9.3%。尽管业绩有所增长,但银行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重庆三峡银行曾因“违反金融管理规定、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交易或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等9项违法事实被监管重罚559.2万元,4名相关责任人也被罚。这一事件无疑暴露了银行在内部合规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