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A股市场迎来全面爆发,沪指强势重返3900点上方,创业板指涨幅突破3%,全市场上涨个股数量超过4600只。在这波行情中,深地概念板块表现尤为抢眼,涨幅榜前两位的采掘行业与工程机械板块均属于该范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深地经济为何突然走红?
深地经济概念的兴起,源于国家自然资源部近日在官方渠道发布的重磅信息。文章不仅总结了十四五期间的工作成果,更对十五五规划的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明确提出要加快抢占低空、深海、深地等新兴和未来产业的制高点。这一表态,恰好与当前正在召开的重要会议时间点相吻合,而十五五规划无疑是会议中的核心议题之一。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次重要会议召开期间,政策性行情往往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去年上半年,两会期间的低空经济概念;今年上半年,深海经济概念均曾引发一轮至少一周的强劲上涨。此次自然资源部在关键时间点释放深地经济信息,无疑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深地经济很有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
深地经济:三重现实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深地经济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三重现实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其一,资源安全的压舱石需求。我国浅层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已接近极限,油气对外依存度长期超过70%,新能源汽车核心矿产的浅部储量仅能支撑15年。然而,在地下8000米深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却蕴藏着全国80%以上的油气资源;2000米深的固体矿产开采更可使供给量直接翻倍。这种地壳深处的资源宝库,无疑是破解我国对外依存度困局的关键。
其二,城市空间的扩容术刚需。我国城市地面利用率已接近35%,上海、广州等超一线城市更是面临土地财政的天花板。而地下200米综合体的空间开发,不仅能大幅节省地表土地,更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路。
其三,技术突破的可行性支撑。曾一度制约深地开发的高温、高压难题,如今已被成功破解。国产超深井钻机已能耐受220℃的井下温度,175MPa智能井口装备更能抵御指甲盖面积上1.4吨的压力。这些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深地塔科1井等万米级工程,实现了全链条的国产化替代。
政策与市场共振:深地经济前景广阔
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共振,让深地经济赛道充满了无限想象。自然资源部预测,到2030年,全球深地经济规模将突破25万亿美元,而我国在十五五期间有望形成3-5万亿元/年的市场体量。2026-2028年,商业化初期增速更将达到40%,成为堪比新能源的新一代增长引擎。
深地经济三大核心赛道龙头解析
深地经济从上游装备制造到下游空间利用,共分为三个赛道,每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三个赛道的龙头个股。
(一)深地装备制造:能下去、能作业是关键
深地开发的核心在于能否顺利下潜并高效作业,因此超硬材料与钻采装备成为最先兑现业绩的环节,技术壁垒直接决定了市场地位。
其它深地设备个股:神开股份、山东墨龙、中信重工、北方股份、同力股份、中铁工业、铁建重工、厦工股份、太原重工、山河智能、恒立钻具、斯瑞新材
(二)地下空间建设:复杂地质施工能力成关键
地下管廊、储能库、数据中心等场景的需求释放,让具备复杂地质施工能力的企业迎来订单爆发期。
其它深地工程个股:石化油服、通源石油、潜能恒信、准油股份
(三)深地储能与监测:长效性依赖的关键环节
深地开发的长效性依赖于储能技术与安全监测,这两个细分赛道业绩兑现相对较晚,因此短线关注度可能不如前面两个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