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10月30日电(记者 钟旖)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重庆大学于10月30日召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会,正式发布《重庆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N”行动计划》(简称“7654”计划)。该计划通过实施7大行动、聚焦6大领域、培养具备5C核心能力的4类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图为重庆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会现场。中新网记者 周毅 摄
根据《行动计划》,重庆大学明确了“两步走”战略:到2029年建校百年之际,初步建成具有重大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到2035年教育强国建成时,全面形成高水平、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生态。这一战略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紧密衔接,彰显了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行动计划》提出七大核心行动,包括立德树人格局提升、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焕新、教学核心要素攻坚、卓越教师成长支撑、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质量文化深耕和国际胜任力跃升。同时,围绕思政育人、学科专业优化、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教材重塑、全球合作等维度,部署了十项重点任务。
例如,在思政育人方面,计划拓宽“大思政课”空间,强化价值观引领;在学科专业调整上,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提升专业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在国际合作领域,通过全球伙伴网络建设,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图为学生通过“人才培养成果展”了解重庆大学培养体系。中新网记者 周毅 摄
针对学生和家长关注的“本研贯通”培养模式,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刘猛介绍,学校已发布专项文件,通过“一院一策”推进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无缝衔接。改革涵盖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业评价和师资队伍四大维度,例如采用多元综合评价替代单一绩点考核,引导学生专注能力提升;推广项目制课程,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研究生院院长谭晓衡表示,学校构建了学术型与专业型协同发展的生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通过实施“三个机制、两种模式、一套体系”的“321”行动,重塑博士培养体系,提升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助力学生成为驾驭未来科技变革的领军人才。
此次行动计划的发布,标志着重庆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改革,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重大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