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10月30日电 (祝欢) 10月30日,由成都市医疗保障局主办的“蓉城长护 温情相伴”主题宣传月暨“数说长护”数据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发布会上最新数据显示,自成都长护险制度实施以来,截至目前累计享受待遇人数已达20.82万人,标志着这一民生保障制度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数说长护”数据发布会现场。祝欢 摄
作为全国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成都自2017年启动试点以来,经过8年探索实践,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凭借扎实的试点经验,成都于2025年成功入选全国长护险制度转型示范城市,为制度全国推广提供了“成都样本”。
在“数说长护”数据发布环节,发布会通过可视化图表系统展示了制度运行成效。数据显示,成都长护险参保规模持续领跑全国,基金运行稳健高效,城乡统筹格局基本形成。全年享受待遇人数从2017年的0.84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13.93万人,累计覆盖超20万人次,其中居家护理服务占比超过90%,精准回应了失能人员“在家安老”的核心诉求。
服务供给体系方面,成都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从试点初期的43家扩展至目前的393家,形成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基金累计支付金额突破50亿元,有效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经济负担。值得关注的是,制度实施后失能人员人均年住院次数下降40%,次均住院费用降低约4000元,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显著提升。
发布会同步发布的专项课题研究成果由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机构联合完成。研究指出,成都长护险制度在公平性、服务效能、行业培育和群众获得感等方面成效突出:实现全龄全民覆盖,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照护服务供给体系日益完善。课题组通过实证分析证实,制度实施后失能人员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就医负担显著减轻,充分体现了长期护理保险的社会价值。
成都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制度设计,扩大服务供给,强化监管效能,推动长护险从“有保障”向“优保障”升级,为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贡献成都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