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烟台手艺人让古老漆艺焕新:漆器变身时尚潮品引领国风潮流

时间:2025-11-01 03:20: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周驰

中新网烟台10月30日电 题:烟台手艺人让古老漆艺焕新:漆器变身时尚潮品引领国风潮流

作者 杨馥宁 王娇妮

秋日午后,山东烟台所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漆器工坊内,手艺人王亚琴正专注打磨一支漆艺发簪。这件融合传统螺钿工艺与现代设计的作品,将在数月后成为年轻消费者搭配新中式服装的时尚单品。从博物馆展柜到日常穿搭,这项拥有八千年历史的非遗技艺,正通过创新设计重新走进现代生活。

漆器制作过程

三十道工序淬炼时光之美

在王亚琴的工作台上,未完成的檀木胎体正经历着蜕变:经过固胎、裱布、髹涂底漆等十余道核心工序后,匠人需在漆未干时嵌入螺钿薄片,再叠刷数十层大漆将其覆盖。待漆层完全干燥,用砂纸逐层打磨,方能显现出螺钿与漆层交织的流动纹理。"这类发簪从选材到成品需耗时数月,仅上漆环节就要反复30至80次。"王亚琴手持抛光工具介绍道,大漆的温湿度控制尤为关键,湿度过高易起皱,过低则难以干燥。

作为家族漆艺第三代传人,她深谙传统工艺的精髓:"大漆具有防水、防腐、耐高温的特性,但真正考验匠人的,是让每件作品都拥有独特的生命感。"相较于机器批量生产,手工漆器经反复髹涂形成的细腻质感,正是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漆艺创新产品

国风浪潮催生30余种潮品

随着国潮文化兴起,王亚琴的创作迎来新机遇。她将传统纹样与现代极简设计结合,推出发簪、手镯、茶具、文房四宝等30余种产品。其中,采用变涂工艺的漆扇因每把纹理独一无二,成为社交平台热门打卡单品;嵌银丝的漆艺茶具则凭借温润质感,收获茶文化爱好者好评。"很多客人反馈,用我们的饰品搭配新中式服装,既显典雅又凸显个性。"王亚琴展示着客户返图,画面中漆艺发簪与改良旗袍相得益彰。

为拉近年轻群体与非遗的距离,工坊还开设漆扇制作、漆珠手链DIY等体验项目。游客在调漆、泼洒、打磨的过程中,不仅能亲手创造专属艺术品,更能理解"百里千刀一斤漆"的匠心传承。这种沉浸式体验使工坊周末客流量较去年增长60%,其中半数为95后消费者。

活态传承让非遗永续生机

面对市场冲击,王亚琴坚持手工制作与创新设计双轨并行。她与服装品牌联名推出漆艺胸针,为星级酒店定制主题漆画,甚至将漆艺元素融入手机壳等日常用品。"非遗的未来在于创造与时代共鸣的美学价值。"她指着工作室墙上的合作样品说,这些跨界尝试让传统技艺获得新生,去年工坊年产值突破200万元。

如今,王亚琴的徒弟中已有三位90后独立开店,她正筹备建立漆艺数据库,将千年技艺转化为可传承的数字化参数。"只要人们愿意使用、喜欢使用,非遗就不会消失。"在她看来,让漆器从博物馆走向梳妆台、茶席、办公桌,才是对这项古老技艺最好的保护。(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