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31日电 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透露,针对近期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降温、多地提前入冬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协同相关部门,从能源供应、资源储备、应急调度等关键环节入手,为今年供暖季的能源保供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提升能源供应能力,确保稳定供给
李超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煤、气、电、运等多个方面发力,提升能源供应能力。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0%和6.4%。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2亿千瓦,同比增长18%。特别是10月份以来,国家铁路电煤装车量保持在日均5.6万车的高水平,为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夯实储备基础,应对极端天气
在资源储备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也下足了功夫。截至10月27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量达到2.2亿吨,可用天数超过35天。同时,地下储气库已完成年度注气任务,实现满库入冬,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强化调峰能力,提升应急响应
为了进一步提升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应对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强化了调峰能力。截至9月底,跨区输送电力最大达到1.5亿千瓦,区域间的余缺互济能力显著增强。此外,累计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装机超过1亿千瓦,为能源系统提供了更加强大的调节能力。全国储气能力和管网冲峰能力也较上年有了进一步提升。
四、综合研判,保障民生用能
李超表示,经过综合研判,今年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是平衡的,民生用能保供稳价和群众温暖过冬是有充分保障的。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五、多措并举,确保供暖无忧
为了确保供暖季的顺利进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组织协调,供暖季期间将坚持日调度、周会商,压实地方和企业保供主体责任,及时协调解决供需矛盾。二是保障能源生产供应,推动能源资源安全稳产增产、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三是严格能源中长期合同履约,确保民生用能足额稳定供应。四是做好尖峰保供和应急保障,发挥好储备调节作用,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的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