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大连守砖人费广业:用收藏守护百年历史记忆

时间:2025-11-01 13:14: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亦瑜

中新网大连10月31日电 题:大连守砖人费广业:用收藏守护百年历史记忆

中新网记者 杨毅

在大连,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文化守护者——被称作“守砖人”的费广业。这位从教17年的初中数学教师,用十年时间走遍大江南北,用积蓄收藏上万片老花砖,为这些承载着民国时期记忆的文化瑰宝筑起“保护墙”,让百年前的艺术审美与生活方式重现人间。

费广业与老花砖收藏

从讲台到收藏:一次邂逅改变人生轨迹

费广业与老花砖的缘分始于2015年。在营口熊岳镇明清一条街,一个镶嵌着几何纹样老花砖的炕柜让他驻足良久。“砖面上精致的缠枝莲纹,边缘磨损的岁月痕迹,仿佛能听见那个年代的生活声响。”这位数学老师从此踏上收藏之路,利用寒暑假时间遍访东北、华东、华南地区,在拆迁工地、古玩市场、民间藏家处寻找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符号。

出生于大连瓦房店农村的费广业,2001年成为初中数学教师后,在三尺讲台耕耘17年。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始终保持着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老花砖是1915-1935年间流行的建筑装饰材料,最初由欧洲传入,在东北地区成为财富家庭的象征。”费广业展示着收藏图谱解释道,“它们常被镶嵌在墙壁、炕柜、桌椅上,每片砖都是那个时代审美与工艺的结晶。”

费广业展示老花砖收藏

抢救性保护:与时间赛跑的收藏之旅

2022年成为费广业收藏生涯的转折点。当他发现国内老花砖正通过特定渠道流向日本、新加坡时,立即加快收藏步伐。“有位辽源藏友手握几十片珍稀砖样,但对方第二天就要出国。”费广业回忆起那次“疯狂”的收购:他驱车8小时赶赴现场,最终以20余万元购得包括“牡丹缠枝”“万字纹”等经典款式的藏品。“那天晚上看着卡车装满砖块,心里才真正踏实。”

十年来,费广业的足迹遍布12个省份30余个城市。他的收藏清单里既有东北地区常见的“八宝纹”“回纹”砖,也有闽南地区特有的“海浪纹”砖,甚至包含少量来自欧洲的原版模具砖。目前其藏品已达数百个品种、上万片,其中不乏市场估值每片数千元的孤品,成为全国个人收藏中品类最全、数量最多的老花砖藏家之一。

费广业收藏的老花砖特写

从私人收藏到公共财富:打造花砖博物馆的梦想

走进费广业位于西岗区的工作室,二层小楼里陈列着令人震撼的“砖墙艺术”:整面墙壁由不同纹样的老花砖拼贴而成,古董炕柜上镶嵌着色彩斑斓的砖片,连茶几都是用砖块改造而成。这种沉浸式展示方式,让参观者瞬间穿越回百年前的东北民居。

“每片砖都承载着特定时期的生活记忆。”费广业抚摸着一块刻有“1927”字样的砖块说,“比如这块砖上的英文商标,证明当时东北已有先进制砖技术;那组八仙过海纹砖,则反映了民间信仰与装饰艺术的融合。”他透露,已有多家文旅企业表达合作意向,但自己更希望建立非营利性的花砖博物馆。

这个梦想正逐步照进现实。费广业已与大连相关部门接洽,计划在旅顺太阳沟等历史文化街区设立专题展馆。“老花砖不仅是建筑装饰,更是研究民国社会生活、中外文化交流的活化石。”他期待通过系统展示,让这些私人收藏转化为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当游客触摸这些百年砖块时,触摸到的其实是大连开埠以来的城市记忆。”

从教师到收藏家,费广业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变。但在他看来,自己始终是那个“守砖人”——守护着即将消逝的文化记忆,守护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正如他常说的:“砖块会风化,但文化记忆应该永远鲜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