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9月28日电 (钱晨菲)“今年以来,浙江省公安机关重拳出击,共查明境外诈骗窝点452个,摧毁犯罪团伙843个,铲除黑灰产窝点736个,通过破案追赃为受害民众挽回损失9.32亿元。”2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办法》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俞流江公布了上述数据。
俞流江介绍,面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浙江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零容忍”的严打高压态势,组建了468支由专业警种组成的最小作战单元队伍,通过专项打、专案打、专班打、回流打、跨境打等多种方式,对电诈犯罪发起凌厉攻势。今年以来,浙江共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2.6万余名、诈骗犯罪集团头目40名,并对潜逃境外的63名头目发布红色通缉令。

新闻发布会现场。钱晨菲 摄
在精准防范方面,浙江公安机关会同浙江省委网信办、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开展技术反制工作。今年以来,共拦截涉诈短信11亿余条、阻断涉诈来电7500余万次、封堵涉诈网址6800余万条。同时,通过短信、电话和上门等方式开展预警提醒劝阻,成功避免民众损失52.36亿元;及时阻断向涉诈银行卡转账资金14.76亿元;抓获“洗钱”犯罪嫌疑人2427名,拦截、缴获向“洗钱”团伙寄递、运送的黄金42公斤、现金4.21亿元。
数据显示,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浙江省在去年电诈案件受理数、损失数和重大案件数实现同比“三下降”的基础上,今年又同比分别下降了11.98%、37.78%和65.85%,反诈工作成效显著。
然而,俞流江也指出,当前浙江电诈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电信网络诈骗职业化、产业化、智能化、国际化、黑恶化的趋势特点愈发凸显,给打击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他表示,浙江将不断提升打击治理的工作质效,继续加强国际执法协作,打金主、端窝点、除黑产、断通道、斩链条,以“打得狠”对电诈犯罪集团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同时,还将加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筑牢电话、短信、网络一体的“数字防火墙”,为民众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