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沪疆携手推动足球发展,边疆体育文化事业绽放新光彩

时间:2025-10-24 16:16:40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近日,2025年贵州村超“一带一路”国际友谊赛圆满落幕,一支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的队伍——巴楚胡杨足球队,凭借出色的表现,先后战胜巴西教练团队足球队、上海兄弟团足球队及贵州省实验中学足球队,以三连胜的辉煌战绩成为赛事“黑马”,充分展现了新疆足球的独特魅力与顽强斗志。


贵州村超记录员杨子惠拍摄

如胡杨一般,坚韧不拔

这支由22名本地业余球员和3名教练组成的“草根”球队,其胜利的背后,凝聚着巴楚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上海援疆工作的精准赋能,以及文体产业的扎实推进,更是全体当地足球从业者辛勤付出的生动体现。

谈及球队此番取得三连胜的原因,巴楚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副书记图尔荪古丽·居麦表示:“巴楚胡杨足球队最大的赢球动力是热爱,以及坚韧不拔的胡杨精神。这支球队全部由业余球员组成,成员来自巴楚县的各个乡镇与社区,涵盖了个体经营者、教师、学生等多种职业。他们凭借对足球的热爱,长期坚持训练,在赛场上展现出了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面貌,如同胡杨一般坚韧不拔,最终取得了三连胜的佳绩。”


巴楚当地将体育事业发展视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将足球运动推广与青少年培养、民族团结进步等工作深度融合。当地多次专题研究足球事业发展规划,统筹资源保障赛事活动开展与人才梯队建设,为全县足球运动发展指明方向、筑牢根基。为了推进足球运动的普及,巴楚通过举办县级联赛、校园足球赛等各类赛事活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发掘选拔优秀足球人才。同时,加强足球场地管护与使用,让群众“有球可踢、有场可训”。

在日常训练与备赛过程中,当地足球教练、青训工作者扎根基层,牺牲休息时间陪伴队员刻苦训练,用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为球队成长保驾护航。全体队员更是秉持胡杨精神,不畏强手、刻苦拼搏,在训练中精益求精,在赛场上奋勇争先。


巴楚三中男女足球队即将来沪交流

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提升,上海援疆的精准帮扶为巴楚足球的腾飞铺设了坚实跑道。标准训练场地的建设,彻底改变了以往“无处可踢、无场可训”的困境,为日常系统化训练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积极引入优质教练资源,推动上海海港俱乐部与巴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3-2025连续三年,上海持续输送专业教练员,带来先进足球理念和科学训练方法,助力球队战术水平稳步提升。

此外,还邀请巴楚三中学生前往上海参加更高级别赛事,以赛代练开拓眼界。多名学生在赛事中崭露头角、取得优异成绩。图尔荪古丽·居麦表示:“足球是巴楚县全民健身的载体、文化认同的纽带和精神力量的象征,能让各族群众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凝聚县域情感的文化纽带,串联起乡镇社区的邻里情谊与民族同心,更是传承胡杨精神的鲜活象征。赛场拼搏映射着巴楚儿女坚韧奋进的生活态度,成为县域文化名片与群众精神的寄托。”


今年6月,上海海港俱乐部正式授牌巴楚三中为“指定训练基地”,将两地足球合作推向全新高度。据悉,今年10月底,巴楚三中男女足球队将再赴上海,在东方绿舟训练基地与海港男足青年梯队及上海足协女足梯队开展联合训练与交流比赛。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对巴楚足球的支持已从单点帮扶升级为“基层选拔—专业培养—赛事历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从一块标准球场的建成,到一支专业教练团队的引入,再到一个可持续青训基地的共建,从精准赋能到本地从业者的深耕细作,多方合力为巴楚县足球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援疆建设”与“自主发展”双轮驱动下,在民族团结的强大合力下,边疆地区的体育文化事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民族团结之花在共同的绿茵梦想中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