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足坛名宿孙继海在接受专访时,首次公开回应了备受关注的“张卓毅案”。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张卓毅背后可能存在“有人指使”的情况,这一言论不仅点破了中国足球青训圈子中的恶性竞争现实,更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张卓毅曾是孙继海旗下“嗨球”青训机构的一名足球小将,但后来选择离开,双方因违约金问题一度闹到中国足协。近期,该案更是转交至大连地方法院审理,据称嗨球方面向张卓毅索赔高达266万元。在谈及此事时,孙继海毫不隐晦地表示,张卓毅的家长背后肯定“有人指使”,且“肯定是同一个行业内的”,因为如果不是同行,就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孙继海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尽管国内足球大环境并不算好,但青训机构的数量却呈现激增态势。像孙继海这样由前职业球员挂牌成立的青训机构也屡见不鲜。然而,国内的青训资源毕竟有限,僧多粥少的局面极易诱发“恶性竞争”。
以张卓毅一案为例,有消息称“嗨球”曾表示,只要张卓毅放弃自由身证明,就不需要支付违约金。但张卓毅方面却执着于一份证明,因为有了这份证明,他就可以无障碍地加盟其他机构。这一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孙继海的说法,即背后可能存在同行间的恶意竞争。

实际上,早在中国足坛的金元时代,涉及青训球员的私下交易就层出不穷。同行之间背后下“黑手”的情况屡见不鲜,只是由于足协在相关领域的规则不完善,才使得这些行为屡屡被钻空子。而这一次,孙继海更是将“张卓毅案”定性为背后有人指使,因此不难理解他为何对张卓毅方面紧抓不放。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可能愚蠢的人,他们可能就会觉得这(与嗨球解约打官司)是好事。”这明显是在嘲讽张卓毅的家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孙继海似乎信心十足。但无论如何,“张卓毅案”都可能给中国足球青训界带来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揭示了青训资源紧张、同行间暗流涌动的现状,更提醒我们,要警惕恶性竞争对中国足球青训事业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