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溅在他的龙袍上,茶杯碎片散落一地,整个茶馆瞬间安静得可怕。
"你,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乾隆抬起头,目光如刀。
巡抚钱辉的脸上还挂着狰狞的笑容,却在那一瞬间凝固。
茶馆里的百姓屏住了呼吸,连风都似乎停止了流动。
"你九族遭殃了。"乾隆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每个人的耳边炸响。

01
金秋十月,北京城的树叶开始泛黄,皇宫里的红墙在夕阳下更显得庄严肃穆。
乾隆皇帝坐在御书房内,手里拿着一份奏折,眉头紧锁。
这已经是第三份关于江南地区民生困苦的密折了,而官方的奏折却称当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如此差距,朕不亲眼所见,怎能知晓真相?"乾隆放下奏折,喃喃自语。
御书房外的太监赵恒正好进来添茶,听闻此言,不禁心中一惊。
"陛下,您是想……"赵恒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皇帝又有了什么奇思妙想。
乾隆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宫墙,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朕要微服私访江南。"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赵恒一听,立刻跪倒在地,额头几乎触地,声音中充满了惊恐。
乾隆转过身,目光严厉地看着赵恒:"为何不可?"
赵恒战战兢兢地回答:"陛下乃一国之君,龙体尊贵,若是贸然出宫,万一有闪失……"
"无需多言!"乾隆挥手打断了赵恒的话,语气坚定,"治国之道,不在于高高在上,而在于知民间疾苦。"
"朕要亲眼见证江山社稷,亲耳聆听百姓心声,这是为君之责,岂能因安危而退却?"乾隆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恒知道皇帝心意已决,只能低头叹息:"奴才遵旨,只是请陛下务必带上侍卫,确保安全。"
乾隆点头应允:"朕只带贴身侍卫王海一人,你即刻去准备平民服饰,今夜子时,朕便要出发。"
赵恒领命而去,心中忐忑不安,却又不敢再多言劝阻。
夜幕降临,皇宫内一片寂静,只有巡逻的侍卫举着灯笼,在宫墙下来回走动。
乾隆换上了一身普通商人的服饰,将头发松散地挽起,看起来与寻常的富商无异。
"陛下,一切准备就绪。"王海低声禀报,他也换上了护院的装束,腰间配有短剑,以防不测。
乾隆满意地点点头:"走吧,朕已经安排了密道,不会惊动宫中其他人。"
二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离开了紫禁城,融入了北京城的夜色之中。
皇帝此行的目的地是江南富庶之地的扬州,那里有着最近几年来官场上最多的传闻。
一路上,乾隆与王海乔装打扮,搭乘民间马车,体验着寻常百姓的旅途。
十余日的长途跋涉,乾隆看到了不少民生疾苦,与朝廷奏折上所描绘的盛世景象大相径庭。
"陛下,我们到扬州城了。"王海轻声提醒道,马车已经缓缓驶入了扬州城的南门。
乾隆掀开车帘,看着这座江南名城,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与严肃:"希望这里的情况能好一些。"
扬州城内,繁华热闹,街上行人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繁荣景象。
乾隆和王海漫步在街头,观察着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
"听说清风茶馆是扬州最有名的茶馆,百姓常在那里聚集,不如我们去看看。"王海建议道。
乾隆微微颔首:"正合朕意,民间茶馆最能听到真实的声音。"
清风茶馆坐落在扬州城中心的繁华地段,三层木质结构,飞檐翘角,颇具江南韵味。
推门而入,茶香四溢,里面座无虚席,各色人等品茶论道,好不热闹。
"二位客官,里面请。"一位年约五旬的老者热情迎上来,脸上堆满笑容。
王海微微点头:"敢问这位是?"
"小老儿杨伯,是这茶馆的掌柜,二位是外地来的吧?"老者亲切地问道。
乾隆微笑应答:"杨掌柜好眼力,我们确是初来扬州,慕名前来品尝贵茶馆的好茶。"
杨伯闻言大喜:"难得远方客人光临,请随我来,二楼还有雅座。"
乾隆和王海跟随杨伯上了二楼,在靠窗的位置坐下,视野极佳,可以俯瞰整个茶馆的场景。
"二位稍候,我去准备上好的龙井。"杨伯说完,快步下楼去了。
乾隆环顾四周,轻声对王海说:"你留意茶馆里的谈话,看看百姓都在议论些什么。"
王海点头应允,装作漫不经心地竖起耳朵,倾听着周围的对话。
不一会儿,杨伯端着茶盘回来,小心翼翼地为二人斟茶:"二位,请慢用。"
乾隆品了一口茶,赞叹道:"好茶,确实名不虚传。"

杨伯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客官过奖了,敢问二位来扬州是做什么的?"
乾隆轻描淡写地回答:"做点小买卖,听说扬州繁华,想来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杨伯点点头:"扬州确实是个好地方,只是..."
杨伯的话戛然而止,表情变得有些犹豫。
乾隆敏锐地察觉到了杨伯的异常:"只是什么?杨掌柜有话不妨直说。"
杨伯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最近扬州的商业环境不太好,巡抚大人的税收越来越重,许多小商贩都难以为继。"
乾隆闻言,眉头微皱:"是吗?我听说扬州巡抚钱大人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啊。"
杨伯苦笑一声:"那都是表面文章,在钱大人的治下,官场上下都在捞钱,谁要是不识趣,就会被找各种麻烦。"
"哦?竟有此事?"乾隆的语气平静,但眼中已经闪过一丝寒光。
杨伯刚要继续说下去,一个小二匆匆跑上楼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杨伯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起来。
"怎么了?"乾隆问道。
杨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什么,二位慢用,小老儿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说完,杨伯快步下楼,看起来有些慌乱。
王海凑近乾隆,低声道:"陛下,我刚才听到楼下有人说,钱辉巡抚今日要来茶馆。"
乾隆若有所思:"正好,朕倒想看看这位钱巡抚是何等人物。"
02
茶馆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楼下的喧闹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压抑的低语声。
乾隆从窗口向下望去,只见一队衙役开道,喝斥着百姓让开道路。
"闪开!都闪开!钱大人驾到!"衙役们挥舞着水火棍,粗暴地推搡着不及躲避的百姓。
紧接着,一位穿着绣金补丁官服的中年男子大步走进茶馆,趾高气扬,眼神傲慢。
"这就是钱辉?"乾隆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这位扬州巡抚。
王海点头确认:"正是,据说他在扬州已经当了三年巡抚,原本是靠关系提拔上来的。"
钱辉环视茶馆,冷笑一声:"杨伯,你这茶馆生意不错嘛,缴的税银怎么总是少得可怜?"
杨伯连忙上前,恭敬地弯腰行礼:"钱大人明鉴,小的已经按规定缴纳了税银,分文不敢少啊。"
钱辉不屑地瞥了杨伯一眼:"是吗?那为何我听说你暗中藏了不少银两?莫非是想瞒着本官?"
杨伯的额头冒出冷汗,声音有些发抖:"大人冤枉啊,小的哪敢啊..."
钱辉打断了杨伯的话:"少废话!本官今日心情好,就不追究你了,备上好茶,本官要在楼上雅座休息。"
杨伯的脸色更加难看,支支吾吾道:"大人,楼上雅座已经有客人了..."
"有客人?"钱辉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让他们滚下来,本官要坐!"
杨伯满脸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钱辉不耐烦地挥挥手:"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
杨伯只好硬着头皮上楼,来到乾隆的桌前,低声道:"二位客官,实在抱歉,能否请二位移步别处?钱大人想用这个位置。"
乾隆端起茶杯,慢慢品了一口,不紧不慢地问:"杨掌柜,这茶馆是公共场所,我们已经付了茶钱,凭什么要我们让位?"
杨伯急得直搓手:"这位客官,钱大人是扬州巡抚,脾气不好,得罪不起啊,求您行个方便。"
王海正要说话,乾隆轻轻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杨掌柜不必为难,我们这就走。"乾隆站起身,准备离开。
就在此时,钱辉已经不耐烦地上楼来了,看到乾隆和王海还在雅座,脸色顿时变得阴沉。
"怎么回事?这两个人怎么还不滚?"钱辉冷声问道,眼中满是轻蔑。

杨伯连忙解释:"钱大人息怒,这二位客人这就离开。"
钱辉不等杨伯说完,直接走到乾隆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你是哪里来的?不知道本官要用这个位置?"
乾隆平静地回答:"在下初来扬州,不知大人规矩,既然大人要用这位置,我们这就离开。"
钱辉听出乾隆语气中的不悦,脸色更加难看:"好一个不知规矩的外地人,竟敢用这种语气和本官说话?"
王海见状,忍不住向前一步,但被乾隆用眼神制止了。
乾隆不卑不亢地回道:"在下只是个普通商人,不懂官场规矩,若有得罪之处,还请大人海涵。"
钱辉冷哼一声:"算你识相,滚吧!"
乾隆微微欠身,准备离开,却被钱辉身后的一个师爷模样的人拦住了。
"等等!"那师爷上下打量着乾隆,"这人说话不像普通商人,声音中带着一股与众不同的威严,不如查查他的身份。"
钱辉眯起眼睛,重新审视着乾隆:"张师爷说得有理,你到底是什么人?来扬州做什么?"
乾隆面不改色,从容回答:"在下李远,北京来的布商,听闻扬州丝绸闻名天下,特来考察市场。"
钱辉半信半疑:"北京来的?有何凭证?"
乾隆微笑道:"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去城南的福临客栈查证,我的行商文牒都在那里。"
钱辉沉思片刻,挥了挥手:"罢了,一个商人而已,不值得本官亲自过问。"
说完,钱辉转身对杨伯喝道:"还不快准备好茶!"
杨伯连忙应声,匆匆下楼去了。
乾隆和王海正欲离开,钱辉却又开口了:"等等,既然是北京来的商人,想必见多识广,不如留下来陪本官喝杯茶如何?"
乾隆心中了然,这是钱辉想试探自己的身份:"大人盛情,在下岂敢推辞。"
钱辉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乾隆坐下。
杨伯很快端上了新茶,小心翼翼地为众人斟满。
钱辉看着杨伯的动作,不屑地说:"杨伯,听说你最近从苏州进了一批好茶叶,怎么不拿出来给本官尝尝?"
杨伯一愣,随即恭敬地回答:"回大人的话,那批茶叶是小的预订给盐商王老板的,已经付过定金了。"
钱辉脸色一沉:"什么?区区一个盐商也敢和本官争茶?你这是不把本官放在眼里啊!"
杨伯吓得连连摆手:"大人误会了,小的不是这个意思..."
钱辉打断道:"既然如此,那批茶叶本官要了,你回头把茶送到府上,至于那个王老板,你就说茶叶遇水了,坏了。"
杨伯面露难色:"这...大人,这恐怕不妥..."
钱辉拍案而起:"怎么?你敢违抗本官的命令?"
乾隆在一旁轻咳一声:"钱大人,依下官看,这恐怕不合规矩。"
钱辉闻言大怒:"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教训本官?"
乾隆不紧不慢地说道:"在下不敢教训大人,只是朝廷有明令,官员不得强取民财,这是大清律例明文规定的。"
钱辉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你...你竟敢在本官面前搬出朝廷律例?"
乾隆平静地迎视着钱辉的目光:"大人身为钦命巡抚,想必比在下更清楚朝廷律例的重要性。"
钱辉胸口起伏,显然被乾隆的话激怒了,但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张师爷见状,连忙在钱辉耳边低语几句,钱辉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钱辉强压怒火,冷冷地盯着乾隆:"好一个能言善辩的商人,本官倒要好好查查你的底细!"
说完,钱辉转身对手下吩咐道:"派人去查这个李远的来历,一定要查得清清楚楚!"
乾隆丝毫不惧,从容地抿了一口茶:"大人尽管查,在下行得正坐得端,不怕查。"

钱辉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乾隆,转而和其他随从谈论起公务来。
王海趁机凑到乾隆身边,低声道:"陛下,此人嚣张跋扈,目无朝廷,要不要立刻揭露身份?"
乾隆摇了摇头:"不急,朕要看看他到底有多大的胆子,多大的罪行。"
两人低声交谈时,钱辉时不时瞥向他们,眼中充满了怀疑和敌意。
03
茶馆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其他客人都悄悄地离开了,只剩下乾隆、王海、钱辉及其随从。
杨伯站在一旁,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钱辉突然开口:"杨伯,本官听说你这茶馆背后有人撑腰,是不是真的?"
杨伯连忙否认:"大人明鉴,小的就是个开茶馆的,哪有什么靠山啊。"
钱辉冷笑一声:"是吗?那为何你敢收留这些说话不干不净的闲人,让他们在茶馆里议论朝政?"
杨伯吓得脸色苍白:"大人冤枉啊,小的只是做点小生意,从不敢干涉客人们说什么啊。"
钱辉猛地一拍桌子:"放肆!你这是包庇!本官现在怀疑你这茶馆有图谋不轨之人,决定即日起查封此处!"
杨伯闻言如遭雷击,跪倒在地:"大人饶命啊,这茶馆是小的全部家当,若是查封了,小的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啊!"
钱辉不为所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若是识相,早就该献上那批好茶,现在后悔也晚了!"
乾隆见状,缓缓放下茶杯,声音沉稳:"钱大人,容在下直言,查封茶馆需要正当理由,不能仅凭一己之好恶。"
钱辉勃然大怒:"你这商人,三番两次顶撞本官,莫非也想尝尝大牢的滋味?"
乾隆不卑不亢:"大人身为朝廷重臣,应当秉公执法,以民生为重,若是因私废公,恐怕不符合皇上的期望。"
"你!"钱辉气得脸色铁青,"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妄议朝政?来人!把他给我拿下!"
钱辉的手下闻令,立即上前准备抓人。
王海见状,迅速站到乾隆面前,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谁敢动手?"
钱辉的随从见王海气势不凡,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钱辉冷笑道:"好啊,一个商人,居然带着会武功的护卫,身份果然可疑!"
乾隆轻轻摆手,示意王海退后:"钱大人,你我无冤无仇,为何要如此为难一个商人?"
钱辉冷哼道:"你屡次顶撞本官,若是不给你点颜色看看,别人还以为本官好欺负呢!"
乾隆摇头叹息:"钱大人身为一方大员,竟然为了一点私欲,不惜滥用职权,实在令人遗憾。"
钱辉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你找死!"
说着,钱辉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刀,指向乾隆:"本官现在怀疑你是反贼,勾结外人图谋不轨!"
茶馆内的气氛瞬间凝固,杨伯吓得跪在地上直磕头,其他随从也紧张地按住了腰间的刀柄。
王海见状,手已经搭在了剑柄上,准备随时出手。
乾隆却依然从容不迫:"钱大人,你这是在诬告,朝廷自有法度,你若是无凭无据就抓人,日后如何向皇上交代?"
钱辉一时语塞,但随即冷笑道:"本官是钦命巡抚,在地方上有先斩后奏之权,你一个商人,能奈我何?"
乾隆微微一笑:"是吗?那大人可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道理?今日你可以诬告我,明日你能诬告谁?"
钱辉被乾隆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之下,猛地将佩刀插回鞘中:"来人,给我盯着这两个人,不许他们离开扬州半步!本官要查清他们的底细!"
钱辉转身对杨伯厉声道:"至于你这茶馆,三日后本官再来查封!"

说完,钱辉拂袖而去,只留下几个衙役在茶馆外监视。
杨伯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完了,这下茶馆保不住了,一家老小要流落街头了。"
乾隆扶起杨伯:"杨掌柜不必担心,自有公道在。"
杨伯摇头苦笑:"这位客官有所不知,在扬州,钱大人一手遮天,谁敢违抗他的命令?"
乾隆意味深长地说:"天子脚下,容不得一方霸道,杨掌柜只管安心,自有人会为你做主。"
杨伯不解地看着乾隆,不明白这个陌生客人为何如此自信。
乾隆和王海告别杨伯,离开了茶馆,迎着夕阳,走在扬州的街头。
王海低声道:"陛下,钱辉明显已经怀疑我们的身份,现在该怎么办?"
乾隆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朕要亲自调查钱辉的所作所为,看看他到底贪了多少民脂民膏,欺压了多少百姓!"
夜色渐浓,扬州城内灯火阑珊。
福临客栈内,乾隆和王海正在低声商议对策。
"王海,你去查一查钱辉这些年来的贪赃情况,看看他有多少罪证。"乾隆沉声吩咐道。
王海领命而去:"臣遵旨,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乾隆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思绪万千。
与此同时,钱辉府内,灯火通明,钱辉正在和张师爷密谋。
"张大人,那个叫李远的商人,你觉得他是什么来头?"钱辉皱眉问道,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张师爷沉吟片刻:"大人,此人言谈不凡,举止从容,绝非普通商人,属下怀疑他可能是朝廷派来的钦差。"
钱辉猛地一拍桌子:"不可能!若是钦差到来,必有先行文书,而且会有仪仗队迎接,怎会这般低调?"
张师爷低声道:"大人别忘了,皇上常有微服私访之举,若是那李远真是皇上派来的暗访官,恐怕..."
钱辉面色大变:"你是说...他可能是来查我们的?"
张师爷点头:"属下不敢断言,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防备一手。"
钱辉沉默良久,突然下定决心:"来人!派人彻查李远的底细,一定要查清他到底是什么人!同时,把我们这些年的账目都转移到密室,以防万一!"
府内立刻忙碌起来,下人们紧张地执行着钱辉的命令。
钱辉走到窗前,看着月光下的扬州城,目光阴沉:"无论你是谁,敢来扬州挑战我的威严,就别想活着回去!"
第二天清晨,王海回到客栈,向乾隆禀报:"陛下,钱辉贪赃枉法的证据确凿,微臣已经收集了不少证物。"
乾隆点头:"好,朕已经派人给朝廷送信,三日后就会有钦差大臣带兵前来,到时候一举拿下钱辉。"
王海忧心忡忡:"陛下,钱辉已经派人在城内各处搜查我们的下落,恐怕会对陛下不利。"
乾隆不以为然:"无妨,朕倒要看看他有多大胆子,敢对天子下手?"
就在二人说话间,客栈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
王海迅速来到窗前查看,脸色变得凝重:"陛下,是钱辉派来的衙役,他们在挨家挨户搜查。"
乾隆冷笑一声:"正好,朕故意露面,引他们注意,你趁机再去收集一些证据。"
王海担忧道:"陛下,这太危险了!"
乾隆摆摆手:"放心,朕自有分寸。"
说完,乾隆换上一身普通衣衫,大摇大摆地走出客栈,在街上闲逛起来。
钱辉派来的衙役很快发现了乾隆,一路尾随,却不敢轻举妄动。
乾隆故意在城中多处露面,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消息很快传到钱辉耳中,他坐在书房内,面色阴晴不定。
"大人,那李远在城中各处走动,似乎是故意引我们注意。"一个衙役跪地禀报。
钱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到底想干什么?难道真的是朝廷派来的钦差?"
张师爷思索片刻:"大人,无论他是不是钦差,我们都要小心行事,以免授人以柄。"
钱辉冷哼一声:"哼,在我的地盘上,他翻不起什么浪!传我命令,明日我要亲自去清风茶馆,看看这个所谓的李远到底有什么本事!"
夜深人静,王海回到客栈,向乾隆汇报了新的发现:"陛下,微臣查到钱辉在城外有一处庄园,里面藏有大量贪污所得,总价值恐怕超过百万两白银!"
乾隆听完,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好一个贪官,朕定要让他九族皆灭!"

王海又补充道:"还有,钱辉明日要亲自去清风茶馆,似乎是想会会陛下。"
乾隆笑了:"正合朕意,明日朕也去茶馆,看看这个钱辉到底有多大胆子!"
04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扬州城内一片祥和。
清风茶馆门口已经站满了钱辉的衙役,虎视眈眈地看着来往的行人。
杨伯在茶馆内忐忑不安,生怕今天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掌柜的,今天怎么这么多官差啊?"一个小二低声问道。
杨伯叹了口气:"唉,钱大人今天要来,估计是要兑现查封茶馆的承诺了。"
小二闻言,脸色大变:"那我们可怎么办啊?"
杨伯摇摇头,眼中满是绝望:"能怎么办?认命吧!"
就在此时,乾隆和王海不紧不慢地走进了茶馆,看到满屋的衙役,丝毫不见惊慌。
"杨掌柜,又见面了。"乾隆微笑着打招呼。
杨伯见是乾隆,又惊又喜:"李客官,你怎么来了?现在茶馆情况不妙,你们快走吧!"
乾隆不以为然:"无妨,我倒想看看钱大人今天要做什么。"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钱辉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进入了茶馆。
"李远,果然在这里!"钱辉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茶馆中央的乾隆,脸上露出冷笑。
乾隆从容地拱手行礼:"钱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钱辉冷哼一声:"少在这里假惺惺!本官已经查清你的底细了!"
乾隆挑眉问道:"哦?不知钱大人查到了什么?"
钱辉踱步走到乾隆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你根本不是什么北京商人,我派人查遍了整个北京城,没有一个叫李远的布商!"
乾隆不动声色:"钱大人好大的权力,居然能查遍北京城,莫非大人在京中也有耳目?"
钱辉一愣,随即恼羞成怒:"少在这里狡辩!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何要在扬州城内鬼鬼祟祟?"
乾隆不慌不忙:"在下只是一个普通人,来扬州游览而已,何来鬼祟之说?"
钱辉冷笑道:"是吗?那你为何处处与本官作对,莫非是有什么图谋不轨?"
乾隆正色道:"钱大人此言差矣,在下只是见不得官员欺压百姓,滥用职权,这与图谋不轨何干?"
钱辉大怒:"放肆!你这是在指责本官?"
乾隆不卑不亢:"钱大人身为一方大员,理应以身作则,秉公执法,为何要查封杨掌柜的茶馆?为何要强取他人的茶叶?这不是滥用职权是什么?"
钱辉被乾隆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半晌才冷笑道:"好一张利嘴!本官看你就是朝廷派来的细作,想要搜集本官的罪证!"
乾隆微微一笑:"钱大人此言差矣,若是大人行得正坐得端,又何惧朝廷调查?"
钱辉勃然大怒:"你!本官今日就要拿下你,看你还能狡辩到几时!"
说着,钱辉猛地拔出佩刀,指向乾隆:"来人!给我拿下这个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