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全国医疗反腐升级:十五五规划下制度防腐新动向

时间:2025-10-28 10:40:16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作者: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编辑:联盟菌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中共中央释放医疗反腐新信号:制度性防腐成核心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明确释放全国反腐最新动向。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在会上强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作为核心内容,提出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点规范权力配置与运行机制。

会议指出,反腐败斗争将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通过制度建设打好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这一表态彰显了党中央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的坚定立场,尤其在民生领域腐败高发的医疗系统,反腐力度持续升级。

医疗反腐创历史新高:全年立案5.2万人

作为腐败重灾区,医疗系统今年成为反腐重点领域。中纪委年初四次全会将医药领域与金融、国企并列,列为三大反腐攻坚区。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医疗系统立案5.2万人、处分4万人,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随着'十五五'规划启动,医疗反腐策略正从'风暴式查处'转向'制度性防腐'。高值耗材采购、设备招投标、科研经费使用等隐蔽环节成为重点整治对象。中纪委多次通报指出,这些领域存在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新型腐败形态,亟需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新型腐败曝光:数字化手段成监管突破口


2025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发布医疗领域腐败通报,明确将高值医用耗材采购、大型设备招投标、科研经费合作列为高风险领域。新型腐败呈现三大特征:

  • 数字化平台输送利益:如湖南新宁县某医院原负责人李某琼,在磁共振设备采购中通过定制技术参数确保特定企业中标。
  • 虚拟交易模糊实质:四川叙永县乡镇卫生院原院长罗某将受贿款存入他人账户,通过资产代持隐匿财产来源。
  • 学术名义利益置换:部分临床科室负责人以'学术交流'为名,收受医药企业提供的出国访问、科研资金等利益,作为药品采购的交换条件。

这些案例暴露出医疗腐败的隐蔽性与复杂性。中纪委文章特别强调,应对新型腐败需提升数字化监督水平,通过大数据技术打破信息孤岛,构建全域监督数据平台。

智能化监管落地:中山大学实践成标杆


10月19日,中央纪委专题报道中山大学纪检监察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医院腐败线索的实践。该案例显示,科技手段能有效识别异常采购行为、资金流向等关键证据,为反腐工作提供精准支持。

随着'十五五'规划对反腐机制的顶层设计落地,医疗系统将全面进入'数据透视'时代。从耗材进院到科研经费使用,全流程监督将倒逼企业转型,推动行业从'带金销售'回归临床价值本质。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政策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具体以官方文件为准。转载需联系编辑,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不对二次传播负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