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美两国新一轮经贸谈判正式落下帷幕。然而,谈判结束后,双方代表对于谈判结果的表述却出现了显著差异,引发了广泛关注。
此次谈判中,中方代表李成钢与美方代表贝森特分别就谈判内容发表了看法。据报道,贝森特在谈判后表示,中美双方主要围绕稀土、大豆、芬太尼、TikTok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并达成了一系列成果。他声称,中方将推迟一年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同时将在未来几年内大量购买美国大豆,并将TikTok的所有权转让给美国控制。此外,他还表示,美国不会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中美关税战的休战期将继续延长。
然而,中方代表李成钢对于谈判结果的表述却与贝森特大相径庭。他指出,此次谈判的主要议题包括收取港口费、美国对中国造船业的301措施、延长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禁毒合作以及出口管制等。李成钢强调,谈判过程深入、坦诚且富有建设性,双方各自提出了要求,并在某些议题上形成了初步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双方对于谈判议题的表述存在明显差异。贝森特在强调中方做出让步的同时,却对美方的付出避而不谈,这引发了外界对于谈判结果真实性的质疑。不少美媒对于贝森特的说法并不认同,反而认为此次谈判是中国取得了优势。
美媒指出,美国此前提出的100%关税本就是一个凭空造出的“废牌”,因为美国此前已经对中国商品加征过高额关税,而中国并未因此屈服。此外,贝森特所宣称的其他成果,如中方购买美国大豆和转让TikTok所有权等,一方面并未立即生效,而是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完成;另一方面,这些成果也并未得到中方的确认。因此,美媒认为贝森特的说法存在夸大其词之嫌。
在美媒看来,美国在此次谈判中被逼上谈判桌,并做出了多项让步,这本身就是一次严重的失败。而中方则坚定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在关键议题上做出妥协。
此外,有观察者注意到,在谈到“美方表达立场强硬,中方维护利益坚定”时,李成钢似乎难掩脸上的笑意。这或许暗示着,在此次谈判中,中方代表成功地应对了美方的压力,并取得了相对有利的谈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