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31日,据球圈赵探长等多位权威媒体人披露,2025-26赛季CBA联赛将迎来重大规则调整:单节比赛时长由12分钟缩短至10分钟,球员犯规次数达到5次即被罚离场,外援使用政策则保持四节七人次不变。此次改革旨在向国际篮联(FIBA)标准靠拢,但舆论对此评价两极分化。

媒体人球圈赵探长率先爆料:“CBA新赛季将采用每节10分钟赛制。”导演我躺哪_basketball进一步补充:“单节时长调整为10分钟,外援制度仍为四节七人次。”这一改革标志着CBA正式向FIBA规则靠拢,此前两个赛季已在裁判判罚尺度上逐步接轨国际标准。

近年来中国篮球成绩持续下滑:男篮连续两届无缘奥运会,2023年世界杯排名第24位创历史最差,同年杭州亚运会主场失利仅获季军;女篮在2025年本土亚洲杯同样丢冠,仅列第三。作为中国篮球人才输送核心的CBA联赛,被寄予通过规则改革提升国家队竞争力的厚望。
此次赛制调整被视为“接轨国际”的关键举措。过去CBA单节12分钟与NBA一致,而FIBA赛事采用10分钟制。缩短时长后,球员需适应更高强度的攻防转换,理论上更贴近国际比赛节奏。

对于此次改革,媒体人观点分歧显著:

媒体人夏晓司透露:“若实行每节10分钟赛制,山东男篮开赛阶段可能采用三外援配置:鲍威尔+克里斯+德沃恩·艾库恩·珀塞尔。”这一调整或引发联赛外援策略的连锁反应,各队需重新评估阵容深度与战术体系。
此次CBA改革能否实现“提升国家队竞争力”的目标?舆论场上的争论,或许正预示着中国篮球在探索道路上的必经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