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科技股引领美股狂欢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北京时间11月10日晚间,海外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扬,科技股板块爆发式增长,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与政府停摆结束进程形成双重利好,推动全球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美股全线飘红 科技股成领涨先锋
截至晚间收盘,道琼斯指数微涨0.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飙升2%,标普500指数上涨0.9%。科技巨头集体狂欢,苹果、亚马逊、英伟达等权重股涨幅均超3%,带动半导体、云计算等细分领域全面走强。

市场情绪显著改善的背后,是美国参议院推进结束史上最长政府停摆的实质性进展。随着温和派民主党人倒戈支持重启政府运作,股票市场与比特币同步走高,而避险资产债券则遭遇抛售。分析师指出,这标志着市场风险偏好出现月度内首次系统性回升。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受政府停摆冲击最严重的科技板块,在本次反弹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高盛数据显示,信息技术板块单日净流入资金达47亿美元,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

政府停摆阴云渐散 市场重获数据指引
美国参议院通过临时拨款法案的投票,被市场视为突破性进展。尽管最终法案仍需众议院通过及总统签署,但投资者已开始提前定价经济数据恢复带来的政策确定性。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艾伦·曾特纳指出:"结束停摆将使美联储获得关键就业数据,这对12月货币政策会议具有决定性影响。"
数据显示,自政府停摆以来,累计有12项经济指标延迟发布,包括至关重要的9月非农就业报告。市场普遍预期,该数据将在停摆结束后48小时内公布,而10月、11月数据可能面临分阶段发布。
不过分析师警告,数据真空期造成的伤害可能持续至2026年。贝莱德投资研究所认为,官方统计滞后将迫使美联储更依赖私营部门数据,这可能引发短期货币政策预期的波动。
美联储降息路径现分歧 政策转向需谨慎
在市场狂欢之际,美联储官员的表态传递出谨慎信号。圣路易斯联储主席阿尔贝托·穆萨莱姆周一表示,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将出现"明显反弹",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政府重启、财政刺激及前期降息的累积效应。

降息空间受限 通胀仍是核心矛盾
穆萨莱姆明确警告,当前货币政策已接近"中性区间",进一步降息可能引发过度宽松风险。他特别指出,低收入家庭面临的物价压力持续上升,食物银行需求增长23%,水电费援助申请量激增,这些现象印证了实际购买力被通胀侵蚀的现实。
对于通胀构成,这位政策制定者给出量化分析:当前超标通胀中约40%源于关税影响,其余则来自粘性的服务业价格。尽管劳动力市场出现软化迹象,但他预计失业率将稳定在4.5%左右的充分就业水平。
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随之降温。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上周的68%降至52%,而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升至48%。
中概股同步走强 亚洲市场迎利好
美股科技股狂欢效应外溢至亚洲市场,中国资产表现亮眼。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1.8%,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电商巨头涨幅超3%,新能源板块亦全线飘红。分析师认为,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将缓解全球供应链压力,对出口导向型中概股构成直接利好。
汇丰银行亚洲策略师指出:"中美经济政策同步性增强,将降低跨国企业的运营风险。我们看好未来三个月中概股的估值修复行情。"
编辑:格林
校对:纪元
审核:陈墨